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北師大開設“文學創作”專業 作家能否“大學造”?
日前,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新增一個碩士專業方向——“文學創作”,并聘請格非、嚴歌苓、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學生導師。此前,北大、復旦等名校也曾開設寫作專業,但高調喊出“培養作家”的,北師大還是獨一家。
“文學創作”專業培養模式有何特殊?作家,真可以通過大學教育來制造嗎?北師大的嘗試,讓這一爭議多年的話題,再次擺在人們面前。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周飛亞
“1+1”培養
校內導師+作家導師,學術課程+寫作訓練
今年9月,北師大“文學創作”專業,迎來了第一屆的10名學生。
他們中,有本科學文學的,也有一些來自計算機、法律、醫學等專業;有的是直接保研,有的已經工作,卻都一直堅持寫作;他們聚到這里的共同目的,是圓一個作家夢。
文學創作,是北師大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繼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之后開設的第三個專業方向。它按照當代文學學術型碩士的標準招考和培養,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創作相關的課程。
這個全新的專業實行“雙導師制”——一位校內導師加一位作家導師。第一批作家導師共有6位,包括李敬澤、格非、嚴歌苓、李洱、歐陽江河與邱華棟,每位帶1—2名學生。“學校事先了解了我們的創作興趣,比如我更偏向于編劇,有人喜歡寫詩,還有人喜歡科幻文學……然后根據興趣把我們分配給合適的作家導師。”“文學創作”專業的班長郭茜對這種指導方式挺滿意。
據了解,他們的課業負擔并不輕松。“學術型方向的研究生要上的課,我們都要上,此外還比他們多了兩門課、6個學分。”郭茜介紹,多出的兩門課,一門是文學創作理論,由知名作家輪流“現身說法”;另一門是文學寫作實踐,由校內老師主講。
“前半學期的寫作實踐課主要練習寫小說。學生任選主題,每周寫800字,在課堂上念給大家聽,然后師生一起討論,課后各自續寫,下次課再討論……”文學院教授張檸表示,如今每個學生都已經寫了四五千字,他打算,在自己的最后一次課上,把《青年文學》雜志的主編請過來點評指導,并擇優發表。
第一學期的6門課中,只有兩門與寫作有關,而這個比例將會持續整個研究生階段。“有2/3的課程都與當代文學專業一樣。”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介紹。
看似“本末倒置”的課程設置,引起一些學生的不理解。但在校方看來,這些學術性課程是必要的。一方面,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成長為作家,和學術型碩士上一樣的課程,有助于他們將來就業;另一方面,這些課程能夠加深學生的學養和底蘊,對于創作能力的培養也有幫助。
“我們要培養的是作家,不是寫手。而作家一定要有人文情懷和社會擔當,不能是純技術化的寫作。”張清華認為,在從寫手升級為作家的必要條件中,學術素養是很重要的一項。
特殊之處
其他高校類似專業意在培養應用型寫作人才,北師大要培養作家
事實上,大學開設寫作專業,早已不是新鮮事。2010年,復旦大學就開設了國內首個“創意寫作專業”碩士學位點,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學校也均已設立同類專業。與之相比,北師大的“文學創作”專業,又有什么特殊之處?
從專業名稱的區別上,可以一窺究竟。
“創意寫作”由英文Creative Writing翻譯而來,是“藝術型碩士”(簡稱MFA)的一種。它于上世紀30年代發源于美國,更多被翻譯為“創意寫作工坊”。如今,這一專業在國外已有成熟的教學模式。
由“工坊”二字就不難看出,“創意寫作”并不等于“文學創作”。復旦中文系主任陳思和曾明確提出,“我們的任務不是培養作家”,北大也同樣定位于“培養應用型寫作人才”,比如大型文化活動、新媒體產品的策劃與創意等人才。
而北師大想要培養的,卻是傳統、嚴肅、偏向于純文學的創作才能。北師大研究生院的網站上,明確寫著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最終成長為具有一定創作水準的作家”;在考核方式上,“要求學生在讀期間能夠創作和發表一定數量的文學作品;學位論文須選擇與文學創作研究有關的論題。”
目標的不同,帶來了課程設置、招生門檻及規模等一系列的差異。“復旦、北大的創意寫作專業招生人數比較多,考試是單獨出題;而我們今年只招了10個人,明年也許還會減少,入選學生需要先考上文學院的學術型碩士,面試時還有作家參與考查其創作才能。”張檸介紹。此外,兩者畢業時拿的學位也不相同,前者為藝術碩士學位,后者是文學碩士學位。
北師大借鑒了藝術型碩士的授課方式,但也有所調整。“經過那么多年應試教育,中國學生的思維難免有些僵化,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去除這種枷鎖,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敏銳感受,打破語言使用的障礙。”正如他在作家導師的聘任儀式上所說的,“與其說是教寫作技巧,不如說是讓他們找回心中的自由和天性。”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北師大 文學創作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