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調查顯示過半數人相過親 問收入最討厭
原標題:過半數受訪者相過親 吃飯和戶外運動被認為最靠譜
12月7日,由中央國家機關工會聯合會主辦的“2014年相親嘉年華活動”在北京大紅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中央國家機關、中央直屬機關及其直屬企事業單位的千余名單身干部職工參加大會相親尋緣。
近年來,“相親”正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參加相親的人群從70后、80后擴展到90后,他們或被動或主動地加入到相親大潮中。在大家眼中,哪種相親方式最靠譜?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手機騰訊網對1084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0.8%的受訪者有過相親經歷。吃飯、戶外運動、喝茶或咖啡,是受訪者認為比較靠譜的相親方式。
受訪者中,男性占56.4%,女性占43.6%。18歲以下占7.0%,18~20歲占10.0%,21~25歲占34.3%,26~30歲占30.3%,31~35歲占5.7%,36~40歲占2.9%,40歲以上占9.8%。
“靠自己找不到合適對象”成年輕人相親主因
每周四和周日的下午,趙鳳敏都會提著小包前往北京中山公園。這個位于故宮筒子河邊的公園,已成為北京著名的“白發相親角”。沿著筒子河的空地和人行道,擺滿了未婚男女的相親“簡歷”,年紀、身高、體重、年薪、職業、家庭背景等信息無所不包。擺放這些“簡歷”的,多是前來替兒女相親的父母。
趙鳳敏介紹,她來中山公園幫女兒相親已經有兩個多月,剛開始瞞著女兒,后來女兒也默許了這種相親方式。但前前后后給女兒介紹了3個對象,都沒有下文。“條件優秀的人太多,競爭很激烈”。這次,趙鳳敏決定先將女兒的相親“簡歷”收到包里,觀察下情況再說。
調查顯示,50.8%的受訪者有過相親的經歷。58.6%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年輕人相親的很多。
在西安工作的白燕,上周末剛參加了一場“相親午宴”。這次相親的對象,她認為人品不錯,打算嘗試交往。“工作之后圈子比較固定,難以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人。偶爾相相親還挺有意思的”。
調查中,49.0%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相親的主要原因是“靠自己找不到合適對象”,29.2%的受訪者表示是“遵從父母意見”,12.4%的受訪者認為是“太忙沒有時間找對象”。
67. 3%受訪者相親時最討厭對方問家庭經濟條件
曾被朋友“忽悠”到中山公園相親的80后姑娘馬靜,回想起那次的經歷仍覺得尷尬。“我當時正低頭玩著手機,突然有一個阿姨湊到我跟前盯著我看,我被嚇了一跳。”馬靜說,“這位阿姨開始問我年紀,家住哪兒,工作在哪兒,在北京有沒有房和車……”連珠炮式的提問,讓馬靜心生不悅。“這樣的方式太直接,有種待價而沽的感覺”。
調查顯示,車、房等家庭經濟條件(67.3%)是受訪者相親時最討厭的問題。其他討厭的問題還有:單身原因(12.3%)、家庭背景(9.9%)、收入情況(9.1%)、情感經歷(8.6%)、身高體重(7.1%)等。僅3.1%的受訪者對上述問題都不討厭。
“兩個不認識的人要在短時間內互相了解,提到這些問題也在所難免。”白燕表示,自己在相親時對這些問題不是很在意,“順便也可以看看對方對這些問題的態度”。
上海社科院文學助理研究員陳亞亞認為,關于車、房等家庭經濟條件的問題,應在相親前由介紹人問清楚,當面去問會不太禮貌。“雖然可能比較注重物質條件,但不能赤裸裸地講出來。因為我們仍然提倡婚姻是以愛情為基礎,而不是物質”。
靠相親能否找到合適的對象?調查中,15.3%的受訪者認為可能性很大,38.4%的受訪者認為有一定可能性,32.8%的受訪者認為可能性很小,13.5%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每個人心中對‘合適’的定義都不同。”陳亞亞說,“有些人覺得家庭、條件差不多就算合適。這些人比較適合去相親,找比較專業的機構,或者靠譜的親友推薦。有些人一定要求三觀一致,那還是自己多參加活動,在交際圈里尋覓,找到的概率大些。”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相親 靠譜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