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中國團隊光影還原被炸毀的巴米揚大佛(組圖)
在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揚地區,曾經聳立著兩座宏偉莊嚴的巨大佛像,分別高約53米和37米。2001年3月,塔利班不顧國際輿論強烈譴責,用炸藥和大炮炸毀了這兩尊佛像。14年來,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試圖復原佛像,均未能如愿。
近日,來自中國的張昕宇和梁紅夫婦及其團隊,利用先進的建筑投影技術,成功對53米高的大佛進行了光影還原,并以此方式向中阿兩國友誼致敬。
這張拼版照片上是被毀前后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左圖是巴米揚大佛被毀前的資料照片(日期不詳)。右圖是2001年3月26日,一些塔利班武裝人員站在被徹底摧毀的巴米揚大佛前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巴米揚大佛,歷經劫難仍舉世矚目。放眼望去,昔日的輝煌已經不再,現場只留下石窟殘骸和黃土碎石,令人痛惜。巴米揚大佛被炸之前有著怎樣的風貌?建成之初又是如何震撼人心?許多阿富汗民眾和外國學者都表示,很想再看一眼大佛原來的樣子。
不過,由于各方面限制,實體復原在短期內難以實現,可行的是在現場以影像技術還原大佛面貌。
張昕宇和梁紅是一對來自中國北京的旅行達人,主創的網絡視頻《侶行》受到眾多網友追捧。因工作經歷和業余鉆研,兩人對投影技術應用有深入了解
這兩位“技術控”告訴新華國際客戶端,當聽說有日本科學家想用激光技術進行影像還原,卻因技術不成熟未被聯合國批準時,他們就想,為什么不能利用建筑投影技術讓全世界再看一看大佛的原貌。今年年初開始,夫婦二人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
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對大型佛像進行建筑投影并不簡單,稍不留神就會因高溫對佛像造成二次損害,加劇其裂塌過程。為保證安全及真實,張昕宇和梁紅專門組建技術團隊,聘請喀布爾大學專家南希·杜普里做咨詢顧問,并多次前往當地博物館查看1500多年前的佛像資料。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和挑戰后,中國團隊終于安全、環保、真實地對大佛進行了成功的影像還原。
當巴米揚大佛影像通過中國人的手,穿越時空重新呈現在世人眼前時,1000多名在現場的當地民眾同時鼓掌歡呼,并在佛像前唱歌跳舞,慶祝這一時刻。附近的孩子紛紛趕來觀看,持槍軍警也拍照留念。有些老者甚至淚流滿面,激動地說,這就是他們以前看到過的佛像。
還原后的大佛影像在6日、7日呈現了兩個晚上,長達十幾個小時。在場的德籍阿富汗文物古跡專家穆吉塔巴·米爾扎伊感慨,這應該是巴米揚大佛最真實的影像。
張昕宇和梁紅告訴新華國際客戶端,看到這一切,就覺得所有的話費和辛苦都值了。這些阿富汗人不會記得我們叫什么,更不會記得我們來自哪個單位,但他們肯定會記得有幾個中國人來過這里,做了這么一件有意義的事兒。
事后,中國團隊將價值10萬美元的整套光影設備贈送給了當地政府,告訴他們,“這是中國人送給阿富汗人的禮物”,并要求他們保證每年都把大佛影像呈現給當地民眾。
【“到阿富汗才知道在國內有多幸福”】
為什么會不遠萬里來到阿富汗?張昕宇和梁紅夫婦告訴新華國際客戶端,阿富汗只是整個旅途的一站。從今年3月開始,他們帶領整個團隊,計劃行走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沙特等國家,探索昔日絲綢之路,同時也讓自己和更多人認識一個不一樣的伊斯蘭世界。“憑著愛和勇氣,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 。
中國和阿富汗是“鄰居”,但絕大多數中國人并不了解這個鄰居究竟過著什么樣的生活:阿富汗曾擁有璀璨的文明和繁榮的貿易,但現在更多的卻是戰爭、貧窮和饑餓。張昕宇和梁紅夫婦的團隊剛剛驅車從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時,就在賈拉拉巴德遭遇爆炸襲擊,讓他們深感戰區的真實與殘酷。
在阿富汗期間,他們還前往戰爭醫院和康復基地去看望那些受傷的兒童。在談到一個被流彈貫穿身體才8個月大的幼兒時,梁紅幾近哽咽。她對新華國際客戶端說,在戰爭中受傷害最大的都是普通民眾,這些普通人最渴望的就是安寧、和平與穩定。到了阿富汗后,才感受到生活在中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說這話時,又有兩架“黑鷹”直升機從她頭頂飛過。(記者馮之磊、仇博,編輯王申,新華國際客戶端獨家報道)
編輯:曾珂
關鍵詞:巴米揚大佛 光影還原巴米揚大佛 中國團隊還原巴米揚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