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全國政協常委會建言獻策 未來這五年中國怎么走(圖)
楊威繪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5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沖刺的5年。制定好“十三五”規劃,描繪好未來5年國家發展藍圖,對于全面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未來5年,我們的發展道路該怎么走?“十三五”規劃的制定應該在哪些方面著力?6月15日開幕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正在北京舉行,會議主要議題是圍繞“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
“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應該定為7%左右”
談到經濟發展,總是難以繞開GDP。“十三五”期間,GDP目標怎么定位?這是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
“為了‘十三五’期間各項事業發展目標的實現,我國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應該定為7%左右,甚至應該7%多一點。”在15日下午舉行的小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率先就目前仍存在爭議的“十三五”期間我國GDP目標定位問題拋出了自己的觀點。
林毅夫認為,我國經濟增長目標的選擇,要基于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翻番目標、現階段經濟增長潛力、挖掘這些潛力的條件三個方面綜合考慮。僅就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而言,接下來5年我國經濟增長水平保持6.8%的增長速度就夠了。但考慮到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也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這需要相應的人均GDP增長率為保障,避免因在分配上過于向勞動者傾斜而導致企業難承其重,這也是穩定就業、金融安全和財政收入的要求。”林毅夫說。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遵義則對保持6.5%的GDP年均增長率就可以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未來5年首先應當維持總需求的平穩增加,繼續運用投資、消費、外貿這三駕馬車。“不過,在消費方面應當更加注重公共消費,外貿則應更著力于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而不只是傳統上的只注重‘量’。”劉遵義說。
經濟發展同樣少不了宏觀調控。但政府該如何調控?拿捏之間,分寸與尺度是個難題。全國政協常委厲以寧認為,宏觀經濟調控重在微調、預調和結構性調控,切忌大升大降,大松大緊。“大松不利于結構調整,要給企業一定壓力,促使它們加快轉型。大緊,則會給經濟帶來嚴重的后遺癥,對經濟增長不利。無論大松還是大緊,都會打破企業和投資人的預期。預期一亂,經濟受的損失就大了。”厲以寧同時指出,調控要適時適度,切不可形成“宏觀調整依賴癥”。“如果經濟運行總是在宏觀經濟調控下波動,那還談什么‘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呢?”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是未來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全國政協常委劉明康認為,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轉型發展,必須加大力度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進行產業整合升級,同時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著力解決缺乏全球先進的統一標準、缺乏有效監督、缺乏透明的法治環境、缺乏創新文化等問題。”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常委會 未來這五年中國怎么走 “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