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西城大媽”不輸“朝陽群眾” 今年發現72條涉恐信息
外遷別處的老姐們
借回城站崗聚一聚
治安志愿者對社區的服務,更多的還有一種對“家”的情感。因為城市發展,不少已經外遷的居民,和原來的老街坊、老姐們兒聚一聚很難,回城參加治安志愿服務也成了她們相聚的一種方式。
目前,金融街街道已經吸納了國家大型金融機構和能源、通訊、保險等企業總部上百家。很多曾經居住在大雜院里的居民也遷出了社區。24歲就開始從事社區服務工作、如今已經50歲的金融街街道辦事處綜治辦主任段新宇說,遇到重要安保任務,這些大媽總是要回來值班站崗。
“我都已經50歲了,每次接到大爺大媽的要回來的電話都還稱呼我小段,感覺挺親切的。”段新宇說,隨著城區改造,社區里近2000名治安志愿者中,有不少都搬到了大興、通州、天通苑和回龍觀等地,可是每次需要志愿者的時候,大家都會主動致電要求回來排班巡邏。
今年79歲的崔才英大媽原來家住三十五中旁,因為拆遷改造她搬到了城南。2009年老伴去世后,崔才英老人獨自生活,她沒有特殊愛好,除了偶爾在家畫上幾幅畫外,她對廣場舞、社區健身等活動都不感興趣。作為原來二龍路社區的治保積極分子,每到重大節日期間,她總要提前打電話到社區,詢問排班情況并主動要求繼續參加社區巡邏。
“因為我家附近堵車,每次去巡邏我得提前一小時出門,坐40多分鐘的公交車回西城的社區。”崔才英說,上午巡邏結束后她再返回家中休息,下午再坐車回二龍路參與巡邏。在崔才英老人眼里,二龍路社區是自己的老家,作為“家人”的她應該為社區治安工作,而且在巡邏中,多日不見的原來的老街坊、老姐們兒戴著紅袖標、紅帽子一起巡邏,既服務了社區,又聯絡了老姐們兒之間的感情。
當年的小腳偵緝隊
如今已經成功轉型
提到“西城大媽”,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多年前就已聞名的“小腳偵緝隊”。在北京,一直就有群防群治的傳統,當年的“小腳偵緝隊”多為治保會這樣的組織下的治安積極分子。隨著時代的變化,當年的治保組織已經名存實亡,群防群治力量也成功轉型為組織有序、分工明確的志愿者隊伍。如何科學地組織分配“西城大媽”進行巡邏和走訪,也成為相關部門一直在研究的問題。
西交民巷社區位于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的東南端,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聚集區,全社區255個大雜院星羅棋布。曾任西交民巷社區民警,如今已是西長安街派出所副所長的張磊向北青報記者坦言,“十年前剛當駐區民警時,覺得大雜院跟迷宮一樣。”
西交民巷社區為每個大雜院都繪制了平面圖,連下水道和樹木花草都清晰標注。255個大雜院實行“微網格管理”,每個微網格還建立了完善的檔案,統計了每個居民的信息。翻開檔案,大雜院里每家門朝哪開、哪里有電表箱、哪里有地下井蓋甚至哪里有養雞籠都一目了然。設置的“樓門院長”也是“格長”,負責日常維護管理。
據張磊介紹,每一個“網格”內都有獨立、詳細的臺賬。對于重點關注“網格”,民警和社區里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去摸排檢查一兩次。一個新租戶入住后不出三天,個人信息就能出現在社區圖表上。在社區內,350名“樓門院長”及“信息員”分成不同班次,每天都要巡查社區5個小時。從2014年建立“網格”至今,西交民巷社區實現了“零發案”。
2014年7月11日,張磊接到河北警方的協查通報,稱一名涉嫌招工詐騙的嫌疑人王某在逃,而他的戶籍地正是西交民巷社區。張磊調查資料發現,嫌疑人戶口登記的原地址已經拆除,但原來院子的原始數據還都在。民警找到該院“院長”。“院長”很快反饋王某可能居住在角門附近。通過這一線索,民警當天晚上就將犯罪嫌疑人王某抓獲,前后不到12個小時。
萬余條反饋線索中
掃出72個涉恐信息
西城公安分局人口管理支隊副支隊長王浩告訴北青報記者,根據警方的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區共有群防群治社會面防控力量7.5萬人,其中義務力量達到了6.2萬人。7萬余人的群防群治力量,需要有效的組織管理和牽頭人,而西城區256名社區民警,則成了這支保衛小區平安隊伍的中樞大腦。
“去年7月,我們對全局社區民警、信息員進行過系統培訓,今年5月還對全區19個戶籍所主管所長、社區警長進行小教員培訓。”王浩說,培訓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求各單位要發揮小教員的骨干作用,圍繞兩大安保需要,結合轄區實際,不斷加強對社區群防群治力量的補充完善,加強對重點信息的識別收集,保證每名信息員都非常清楚如何收集各類信息。
在今年的6月中旬,西城警方還組織社區民警進行考核。先后組織了19個派出所的256名社區民警進行業務考核工作。考試分ABCD四類考卷。通過考核,各單位對信息員發動和組織工作更加專業化,社區民警的業務技能水平也得到提高,信息員服務安保工作的效果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為了確保重大安保和節日期間絕對安全,西城分局的民警加強組織動員,組織派出所動員群防群治力量450萬人次,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成效。2014年以來,社區民警通過專業化的組織和發動,使群防群治隊伍更加穩定,信息質量也持續上升,在今年通過群防群治力量搜集的萬余條線索中,涉及反恐類的信息就達到了72件。
文/本報記者 池海波
攝影/通訊員 張強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朝陽群眾 西城大媽 涉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