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爭硝煙戰爭硝煙
日軍在宜昌使用化學武器
美國機密文件IB-152A關于日軍在中國(包括宜昌)使用毒氣的報告。
美國軍方機密報告里的記載
格瑞漢姆小姐和杰克·貝爾登的報道和圖片讓美國人民認識到日軍毒化武器的恐怖。那么美國政府和軍方的態度如何呢?通過一些解密了的機密文件,研究人員得以了解一些真相。
1941年11月7日,美國在仔細研究日軍在宜昌使用毒化武器的報告后得出結論,日軍的毒氣彈中使用了路易氏劑,一種具有強烈皮膚糜爛毒性的有機砷化合物。其他文件顯示日軍還使用了芥子氣等毒氣。
1941年11月15日,任職于美國軍事情報部門的謝爾曼·米勒準將撰寫了一份機密報告《日本在中國使用毒化武器》。這份編號為“IB-152A”的軍事情報簡報的讀者是美國總統,戰爭部的部長、副部長、參謀首長等極少數政府和軍隊最高領導人。
報告對日軍于1941年10月在宜昌使用毒化武器作了較詳細的陳述。在這篇報告的首頁,米勒準將開門見山地寫道:“自1937年秋天以來就不斷有關于日軍在中國使用毒化武器的報告。毫無疑問日軍使用了毒化武器,無論是用來試驗,還是在地面部隊遇到極大危險的緊急情況下。美軍情報部門確信,在未來日軍將在他們認為有必要或者有利的情況下,隨時隨地使用毒化武器”。
米勒準將在報告中指出,日軍在宜昌使用毒化武器的情況和以往那種試驗性或者訓練性的使用毒化武器不同,宜昌的毒化武器是日軍第一次在緊急情況下以毒化武器來挽回敗局。這份報告簡述了數起日軍使用毒化武器的例子,包括1937年秋在上海的紅十字會醫院里收治的三四位疑似芥子毒氣的受害者;1938年在漢口使用芥子氣的報告;1941年7月在福建一位美國傳教士在醫院里親眼目睹一些毒化武器的受害者。
時任美國駐華使館武官也特別派遣化武專家阿德瑞安·圣約翰上校調查了1941年10月日軍在宜昌使用毒化武器情況。圣約翰上校的調查報告證實日軍于1941年10月在宜昌使用了芥子氣和氰化氣體,并可能使用了路易氏劑。當時在重慶的美國駐華使館武官也接到報告,說日軍于1941年10月6日、9日和10日在宜昌使用毒氣彈,但美國武官認為該報告比較模糊,不十分可靠,無法證實。
這是第一次由美國軍方調查證實日軍在華使用毒化武器事件。
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極大關注
米勒準將的報告和其他相關情報提供了確鑿證據證實日軍在宜昌及其他地方使用毒化武器,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極大關注。
其實,美軍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化學武器戰,并設立了專門的化學武器部門。1942年4月27日,負責美軍化學武器部門的奧爾登·威特上校(后升為準將)在《新共和》雜志上發表了題為《毒氣在這場戰爭中》的文章,列舉了日軍在宜昌大規模使用芥子氣等毒氣彈的事實,指出如果日本在小范圍內使用毒化武器,“毫無疑問他們將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地大規模使用毒化武器”。
1942年6月5日,美國羅斯??偨y發表聲明,強烈警告日本應立即停止在中國戰場上使用毒化武器。羅斯??偨y指出,如果日本繼續對中國使用毒化武器,美國將等同視為日本向美國和盟國使用生化武器,從而會進行類似的反擊。
1991年7月解密的一份只印制了5份的“絕密文件”顯示,在1945年6月,美國政府和軍方的最高決策人計劃對日本進行化學武器攻擊,并選擇了包括東京在內的25個城市作為可能的攻擊目標。1945年6月14日,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準備了對日本使用毒化武器的絕密作戰計劃。6月18日,杜魯門總統在白宮和他的主要助理們研究對日進攻計劃,使用毒化武器的作戰計劃在這個會議中得到批準。6月21日,美軍高層下達了大量生產毒化武器的命令。
不過這一計劃沒有得以實施,因為美國最后選擇了更具威懾力的核武器,在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于廣島和長崎,導致日本于同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編輯:曾珂
關鍵詞:日軍在宜昌使用化學武器 日軍使用化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