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爭硝煙戰爭硝煙
記住抗日英烈的名字
——以抗日烈士命名的縣級地名概覽
2015年9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中說,在14年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特別是8年全面抗戰的艱苦歲月中,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及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
其中一些人的名字永遠書寫在中華大地上,在以抗日英烈命名的地名中,有縣(市)級的,也有鄉村級的,還有城市的道路。這里僅以抗日英烈命名的縣市級地名做一介紹……
紀念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
濛江縣更名靖宇縣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1929年春調任中共遼寧省撫順特別支部書記。
九一八事變后,楊靖宇受中共滿洲省委指派,先后擔任東北反日總會領導人、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代軍委書記等。1932年11月,楊靖宇赴南滿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和第37軍海龍游擊隊,1933年秋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任師長兼政委。1934年2月,楊靖宇在濛江縣城墻砬子召開抗日武裝領導人的聯合會議,組成了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被一致推選為總指揮。1934年2月,楊靖宇當選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11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成立,楊靖宇任軍長兼政治委員。
從1933年冬起,楊靖宇率部冒冰雪嚴寒,涉水南跨輝發河后,圍戰濛江、樺甸、輝南、金川、通化、柳河、清源一帶,游擊區擴展到20多個縣。在三原浦,出奇兵搗毀偽鐵路工程局、警察署,繳獲大批軍用物資;在本溪賽馬集山區,殲滅偽“剿匪”總司令邵本良部1000多人,擊斃日本顧問。1935年8月,中共滿洲省委決定成立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任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1936年6月,抗日聯軍第一、第二軍合編為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楊靖宇為總司令兼政委。
1937年七七事變后,為牽制東北敵軍,配合關內抗戰,第一路軍在南滿和東滿一帶開展游擊戰爭,給敵人以重大殺傷。1938年3月,楊靖宇率領500人在集安縣老嶺山,斃傷俘虜日偽軍100多人。
1939年冬,形勢惡化,第一路軍決定分散游擊,以粉碎敵人“聚而殲之”的陰謀。11月,楊靖宇率司令部直屬部隊700多人去濛江指揮各部隊作戰,受敵包圍,經激戰突圍,但部隊傷亡很大。
1940年1月初,楊靖宇率部集結濛江那爾轟附近,擬討論冬春反討伐大計,不幸被敵包圍。楊靖宇指揮直屬隊分散突圍,自己率領一部離開濛江西部林區,在金川馬屁股山遭遇敵人,一場激戰之后,所率警衛部隊大受損失。2月15日,伴隨楊靖宇僅有15名戰士,且又相繼死傷、失蹤、被俘,到18日,楊靖宇僅有的兩名警衛戰士也在大東溝犧牲。至此,楊靖宇只身一人,被敵人合圍于濛江東南林區中。22日,在濛江西南保安村以南三道崴子地方,楊靖宇擊斃敵人20余人后身中數彈,光榮殉國,時年35歲。日軍殘忍橫暴,將楊靖宇同志遺體運回濛江縣城,解尸剖腹以示眾,在腸胃中發現的盡是草根、樹皮和棉絮。
1946年2月14日,遼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濛江縣更名為靖宇縣。
紀念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
遼縣更名左權縣
全面抗戰爆發后,左權任八路軍副參謀長。1937年9月15日,隨八路軍總部從陜西韓城縣芝川鎮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省境內。
1940年11月7日,左權隨八路軍總部從涉縣進入遼縣大林口村,8日抵武軍寺村,其后遷駐上麻田村。12月5日,百團大戰勝利結束。左權參與了這次作戰的準備、組織指揮的全過程。27日,左權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華北戰局——論華北破擊戰第二階段》,論述了百團大戰第二階段作戰的偉大戰果和取得勝利的原因以及八路軍進行反“掃蕩”作戰的情況。
1941年1月30日,彭德懷、左權指示八路軍各師、各軍區首長,準備南下援助新四軍的部隊,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待命南下,并詳細規定了各項準備工作的內容。11月9日,日軍4000余人進犯黎城北黃崖洞、水腰地區,企圖破壞八路軍的兵工廠。左權指示特務團:作戰的原則是不驕不躁,不惶不恐,以守為攻,以靜制動,殺敵制勝。要始終掌握一個穩字,注意把兵工廠的武器藏好,把工人疏散完。黃崖洞保衛戰,激戰至16日結束,殲滅日軍800余人。
1942年2月至5月下旬,日軍經過精心策劃,集結重兵,對八路軍總部和中共北方局機關進行瘋狂的“鐵壁合圍”。5月23日左權向八路軍總部警衛連干部布置戰斗任務,要他們率部配合第一二九師的部隊阻擊敵人,掩護機關轉移,并叮囑他們一定要完成任務,太行山壓頂也決不要動搖。5月24日,八路軍總部和中共北方局機關從遼縣麻田地區向東轉移,到達山西、河北兩省交界的南艾鋪地區。5月25日早晨,左權等率領部隊繼續轉移時,被日軍飛機發現,情況十分危急。左權等立即召集八路軍總部和中共北方局領導的緊急會議。會議鑒于總部機關已處在敵人的合擊圈內,而且山區道路少,機關人多,目標太大,集中行動很困難,決定迅速分路突圍。
左權率八路軍總部直屬隊和中共北方局沿清漳河東側向北突圍。中午后,偵察警衛分隊和當地民兵與敵人部隊接觸。敵人的飛機不斷轟炸掃射,配合地面火力封鎖八路軍機關突圍人員。左權讓警衛部隊掩護彭德懷等突出敵人包圍圈后,繼續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指揮總部機關人員轉移,不幸被敵人炮彈擊中,壯烈犧牲在山西省遼縣南艾鋪附近十字嶺上,年僅37歲。
1942年9月18日,山西省遼縣舉行集會宣布:經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批準,為了永久紀念在遼縣殉國的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同志,遼縣更名為左權縣。
紀念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趙尚志
珠河縣更名為尚志縣
趙尚志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進入黃埔軍校。1926年5月,返回哈爾濱,從事學運、建黨和團的工作。
1932年夏,趙尚志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5月擔任巴彥東北抗日游擊隊政治部主任。1933年10月10日,珠河反日游擊隊正式成立,趙尚志任隊長,在群眾基礎較好的三股流、石頭河子、板子房等地建立游擊根據地。1934年2月底,趙尚志率隊在珠河鐵道北,召開了義勇軍和山林隊首領會議,成立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部,被一致推選為司令。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擊隊擴編為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趙尚志任司令。日軍在哈爾濱逮捕了趙尚志的父親,企圖誘騙趙尚志投降。趙尚志組織聯合軍主動出擊,破壞敵人的交通線。8月里,就在東滿鐵路線上襲擊車站91次,翻車16次,斃敵46人,傷敵102人。1935年1月正式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趙尚志任軍長。3月,趙尚志指揮攻進方正縣城,繳了縣警察署的全部武裝。
1936年1月,趙尚志任東北民眾反日聯合軍總司令(后改稱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轉戰在松花江兩岸的30多個縣,進行游擊戰爭。1936年9月,趙尚志率隊從松花江下游到黑龍江江岸,縱橫數千里,大小百余戰,攻克20多個城鎮。
1938年1月,趙尚志按照北滿臨時省委的決定,代表省委應邀赴蘇聯,但進入蘇境后被蘇聯方面關押了一年半。1939年5月,蘇方釋放了趙尚志,并轉達了共產國際的決定,任命趙尚志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回東北主持工作。同年7月,趙尚志組織了當時在蘇的東北抗聯人員100多人,建立了一支精干的隊伍回到東北。先打了烏拉嘎金礦,不久又攻擊日本測量隊。9月,隊伍到達湯源縣,因同北滿臨時省委聯系不上,不得不率部再次入蘇。1940年3月,趙尚志任第二路軍副總指揮,12月被撤銷職務。
1941年10月,經蘇方“允許”,趙尚志率5個人的小分隊回東北活動。趙尚志說:“我死也要死在東北的戰場上。”但這時,日本關東軍遍布各地,東北形勢更加險惡,抗日活動極為困難。1942年2月12日凌晨,趙尚志帶小分隊在襲擊鶴立縣梧桐河警察分駐所途中,被混入小分隊的敵特從背后開槍受傷。趙尚志腹部中彈,因流血過多,在昏迷中被俘,8小時后犧牲,年僅34歲。
1946年11月20日,珠河縣第一屆農工代表大會決定把趙尚志親手創建的抗日根據地、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珠河縣改名為尚志縣。1988年9月,國務院批準,撤銷尚志縣,設置尚志市(縣級)。
紀念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黃驊
新青縣更名黃驊縣
黃驊1930年5月參加紅軍。全面抗戰開始后,任晉西南游擊支隊支隊長。1938年8月,調晉西南邊區黨委軍事部長兼第一一五師晉西獨立支隊副支隊長。1940年4月,調任魯西軍區副司令員兼三分區司令員。在他的領導下,魯西地區的抗日救國運動蓬勃地開展起來。1941年4月,到冀魯邊區工作,任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一五師教導第六旅副旅長。
黃驊指揮作戰既穩又狠,既靈活又果斷。1941年4月,黃驊帶了100多干部前往冀魯邊區,途經魯中軍區和清河軍區。此時,正值日、偽對魯中地區進行“掃蕩”,黃驊率部行至萊蕪縣附近被敵人發覺,與敵人打了起來。在敵數倍于我的情況下,黃驊沉著指揮部隊邊打邊撤,退進了崇山峻嶺,然后再同敵人周旋,終于擺脫了敵人。
1942年春,日軍對冀魯邊區發動了大“掃蕩”。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黃驊靈活運用“集中優勢兵力,打其一點”的方針,頻頻出擊,不斷取得反“掃蕩”斗爭的勝利。一次,黃驊率兩個連駐在西多莊休息,得知西多莊四周的村子都住滿了敵人,便趁著日偽軍尚未發現他們之時于傍晚兵分兩路,向日偽軍發起突然襲擊。日偽軍被打得暈頭轉向,亂作一團。黃驊則帶領部隊乘機轉移到安全地帶。
1943年春節前,日軍九路包圍黃驊所在的慶云縣嚴家務。黃驊十分鎮靜,沉著地組織和指揮部隊突圍,令騎兵排由村西北方向向外沖擊,把敵人的火力吸引過去。同時,他率領剛起義的隊伍打頭陣,向村的東北方向攻擊,突出重圍。由于他運用了“聲東擊西”的戰術,以小的代價換取了大的勝利。
1943年6月29日,黃驊率領主力部隊到達新青縣大趙村。30日晚7時,黃驊與軍區參謀主任盧成道等在村學堂召開邊區偵察工作會議。就在這時,受叛變的教導六旅旅長兼冀魯邊軍區司令員邢仁甫指使,軍區司令部手槍隊隊長帶四五人突然闖進會場開槍掃射,黃驊、盧成道等冀魯邊軍區領導人同時遇難。
1945年9月,勃海軍區負責人在利津縣鎮海廟的干部大會上宣布:將新青縣正式命名為黃驊縣。1989年9月黃驊縣撤縣設市,更名黃驊市。
(本版文章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研究館員)
編輯:曾珂
關鍵詞:記住抗日英烈的名字 靖宇縣 左權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