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互聯網訂單買家:藝術市場崛起的第三種競拍力量
今年秋拍火的不只是過億的天價拍品,還有神秘的網絡買家。在保利十周年秋拍推出的藝典同步拍中,網絡買家頻繁發力拿下許多重要的拍品,像1.15億元成交的齊白石《葉隱聞聲冊頁》、7015萬元成交的李可染《昆侖雪山圖》、483萬元成交的傅抱石《聽雨圖》、115萬元成交的潘天壽《雛雞》、115萬元成交的元代定窯刻蓮花笠式碗,還有成交的9件一級文物的古籍善本,其中《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以2645萬元成交,當然還有34.5萬元成交的明局部金朝冠耳鼎式爐以及更多的信札、名貴腕表等等,在以往的同步拍中是比較少見的。
互聯網訂單買家——第三種競拍力量
網絡買家即“互聯網訂單買家”,有人將其比作是拍賣場中的第三種競拍力量。第一種競拍力量是現場買家,他們能夠隨時調動現場的氣氛,一舉牌就會引來周圍人羨慕嫉妒恨的目光。現場買家一般有這幾種特征:要么最后一排站著,要么隨便坐著,而且穿著比較隨意。
在很多拍賣夜場,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群人:有椅子也不坐,非要站在最后一排,以至于一舉牌,全場人都得往后看。拍賣師還高聲大喊:“這一口是最后一排這位先生加的,現場還有加價的嗎?” 媒體朋友“咔咔咔”趕緊拍照,“最后排先生”第二天就上頭條,一下子就被所有人認識了,包括在場和不在場的人。
還有的時候,大買家一個人站在后面沒意思,就隨便找個地方坐著,可能坐在電話委托席旁邊,也可能坐在臺階上。而且他們穿著隨意,坐在人群中是滄海一粟,但舉起牌就是一枝獨秀!如果你進了拍賣場,不要瞧不起穿著比較土的人,不要瞧不起坐在臺階上的人,更不要瞧不起站在最后一排的人,有可能他就是身價上億的買家。想和土豪做朋友,近在咫尺。
第二種競拍力量是電話委托買家,簡單來說,買家有事去不了現場,或者不愿意露面,只能打電話找個委托代拍。打電話可以聽到現場情況,根據現場情況,買家再做反應。
分析電話委托買家比較難,但并不是無跡可尋。一般情況下,大買家會直接打給該拍賣行的老總或副總委托代拍,哪類藏家喜歡哪類作品也可以看出個八九不離十,多看新聞就能發現端倪。比如,收藏家劉益謙喜歡收藏古代書畫,如果在保利秋拍的古代書畫專場,北京保利執行董事趙旭在電話委托席,而且要拍的是本場的封面作品,那么買家就有可能是劉益謙。
同步拍——拍賣公司連接買家的又一法寶
網絡同步拍是后起之秀,而互聯網訂單買家自然就成為第三種競拍力量,而且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中堅力量。互聯網訂單買家是隱藏最深的買家,他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來無影去無蹤,叫價于無形。雖然互聯網訂單買家既沒有現場買家舉牌時瀟灑的動作,也沒有電話委托買家喊價時痛快的決定,他總是默默地坐在某一角落,有可能在家里,也有可能在拍賣現場。但是,他就是不讓你知道他是誰,拿著手機看著網絡直播,悄悄地出價。現場掌聲雷動的時候,他在一旁偷著樂。
在保利十周年秋拍現場,小到幾千塊錢成交的信札,大到上億元成交的齊白石十八開冊頁,總能感受到互聯網訂單買家的存在。現場買家感受的是三維氣氛,電話委托買家感受的是二點五維氣氛,而互聯網訂單買家感受的則是二維氣氛。談不上哪種氣氛最好,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然而網絡同步拍仍存在一些缺點,比如競拍后系統存在一定的時間延遲,互聯網訂單買家無法及時做出反應,技術亟待改進等等。網絡同步拍是現場拍賣的一個有效補充,本來是為買家提供便利,若是技術跟不上反而適得其反。但從此次保利秋拍來看,藝典同步拍作為一次“試水”,算是比較成功了。互聯網訂單買家已成為大眾熱議的焦點,“互聯網+”模式將會蔓延到藝術圈各個角落,同步拍也將有可能成為拍賣公司連接買家的又一法寶。
編輯:陳佳
關鍵詞:互聯網 訂單買家 藝術市場崛起 第三種競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