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陳章良:“互聯網+農業”需要設立準入門檻

2015年12月22日 14:45 | 作者:李彬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現在‘互聯網+’成了一個很時髦的詞,各行各業都提到‘互聯網+’。前幾天去海邊,連捕魚的人都在談怎樣用‘互聯網+捕魚’。”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章良表示,從農業產業看,“互聯網+”跟農業是密切相關的,但“互聯網+農業”火熱的背后,仍存在許多繞不過去的關鍵問題,因此要客觀看待“互聯網+”對農業的積極作用和存在的問題。


陳章良

陳章良


■“互聯網+”對農業的積極作用


陳章良表示,當前“互聯網+農業”主要集中在農產品銷售這一塊,實際上“互聯網+農業”不應該僅僅是銷售這一塊。


“從產業鏈上看,‘互聯網+農業’從產前的農資部分就是一個大的產業,包括最開始的種子、化肥、農藥等。”陳章良說,從種子來看,美國許多大的農業公司,包括孟山都公司、杜邦公司,這些大的公司都是種子公司,還有隆平高科、登海種業、大北農等國內幾家比較大的農業企業都跟種子有關。


他認為,我國農民嚴重受到種子的制約,一方面,主要的蔬菜品種的種子靠進口,“有些進口的蔬菜種子是按克來計算,一克種子的價格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還貴”;另一方面,生產資料中非常重要的兩塊———農藥和化肥,其價格和真假對農民來說非常重要,可以通過互聯網構建一個巨大的平臺來解決。


陳章良指出,除了產前的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部分,“互聯網+農業”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產后的農產品流通銷售部分,這對今天的中國顯得更加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當前我國農業的競爭力在逐漸下降。


“短短10年時間,我國主要的農產品,包括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然后到食用油、豬肉、牛肉、羊肉、牛奶、奶粉等等,所有能看到的主要農產品價格都比國際市場高,高出20%-100%,沒有幾個是比國外便宜,以至于大量的外國農產品進入中國。”陳章良說。


他認為,我國農產品競爭力降低的原因在于“成本太高”———我們勞動力成本太高、機械化水平太低,所以賣出去的東西貴。


陳章良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就能發揮特別重要的作用,“為什么價格會那么貴呢?你們看產地,無論蔥、蒜、姜到水果、藍莓、葡萄,在當地的價格和進入北京后成倍增長的價格,因為流通過程花了很多的錢,互聯網在無形中可以減少一大塊流通的費用。”


在他看來,“互聯網+農業”還能解決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農產品安全的問題。“通過電商平臺,農產品能夠從產地直接發貨到老百姓家里,大家心里會覺得踏實。”陳章良說,有關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1-9月份,新鮮的農產品交易額已經超過380億,是去年同期的1.5倍。雖然統計數據不一定準,但可以看到這個產業的發展非常好。


■“互聯網+農業”面臨的挑戰


陳章良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農業”還有待進入更多的領域,會繼續往深的地方走。


他舉例說,孟山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公司,其轉基因玉米、大豆的種子在國際市場占壟斷地位,但從今年孟山都公司財務報表來看,其大量的錢并沒有投入到轉基因,而是投到“互聯網+農業”上面了,主要投在土壤、氣候、植物生長、環境和植物生長本身的互聯網和物聯網上。


“比如,他們公司大量的錢用來檢測分析在美國任何一塊土地里面的氮、磷、鉀等各種微量元素含量,以及100年來土壤變化的情況和農業氣象條件等,完完全全是大數據庫分析哪一個地方最適合種什么作物,然后迅速布局。而我國多年來沒有完全按自然規律布局我們的作物。”陳章良說,另外,孟山都公司還花了大量的錢監測植物本身的生長情況與環境的關系,比如100年的數據基本上可以歸納出一個規律,就是某月某一天,那一天大概是什么氣候,哪一天應該適合種,哪一天大概可以收,用這樣一個規律來指導農民耕種,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


他認為,未來需要整個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庫等組合在一起來指導整個農業生產。


近兩年,陳章良在全國政協組織下多次到地方調研農業工作,他發現,當前“互聯網+農業”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互聯網+農業’太熱了,很多原本跟農業不相關的企業,對農業什么都不懂,聽說‘互聯網+農業’能賺錢,就一頭扎進來了。”陳章良說,有些就是在辦公室放臺電腦,就稱自己是搞“互聯網+農業”。


對此現象,陳章良很擔憂。他建議,政府的相關部門特別是農業主管部門,應當出臺政策,定相應的標準,按農業發展規律引導“互聯網+農業”的健康發展。


同時,陳章良發現,一方面是“互聯網+農業”火爆,企業扎堆進入,但另一方面則是對農業信息化的基礎設施投入的資金不足。


“實際走到中國農村,沒有幾個農村有4G,或者光纖。”陳章良說,因此特別希望政府拿出一筆錢,把農村的基礎設施做起來,一方面可以拉動投資,同時能促進“互聯網+農業”更好的發展。


對當前火熱的農產品電商平臺,陳章良建議,要加強對農產品質量的監管,為農業電商打造一個好的環境,“否則后果將會非常的嚴重”。同時,農業保險也要跟上,避免農業生產風險問題。


最后,陳章良認為,人才問題也是“互聯網+農業”面臨的一個關鍵瓶頸。“根據阿里研究人員的預測,明年農產品電商市場應該突破4500億元人民幣,去年大概才1000億元左右,這個蛋糕很大,但是需要既懂農業又懂互聯網的人才。”陳章良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陳章良 互聯網+農業 農業 農產品電商平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