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孟建柱與媒體人座談首談快播案:庭審直播要多搞一點
孟書記一開場就說:“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有兩個指標:一是司法發展文明程度,二是媒體發展成熟程度。我們現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需要媒體參與,司改需要媒體支持,司改也需要媒體監督。因此需要積極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我不說太多話,不然成做報告了,還是要多聽你們的意見。好話都不用說啊!”
每次座談會,孟書記總是要聽真話。
新華社國內部主任兼央采中心主任張宿堂發言前,孟書記笑著鼓勵:“宿堂同志是老政法了,多提意見建議!不用‘簡單講’,沒關系,我們開得晚一點!”
果然,這次和律師座談會、專家學者座談會一樣,足足開了3小時15分鐘,硬是取消了本來應該下午4點開始的另一個行程。孟書記從不打斷媒體人的談話,耐心地請他們“不講成績講問題!”
張宿堂也不客氣地說真話:“司法改革不是‘關門改革’,要讓社會有直接的參與感、親近度。建議要將政法宣傳納入司改的大格局、全過程里去,讓媒體成為改革的助推火箭。”
他提了“三個融合”:“政法系統內業務和宣傳部門的融合,公檢法司各家之間宣傳工作的融合,遵循政法工作規律和新聞工作規律的融合。”在講到“我們在采訪過程中,有的司法業務部門有時候相當難打交道”,全場都笑了。
孟書記也笑了,沒有回避這個問題:“你剛才話中有話,每句話都可以寫一篇文章啊!我理解,首先是政法單位理念要轉變,要樹立主動和媒體打交道的理念,用開放、包容的心態面對媒體。過去政法單位容易比較嚴肅,但是新聞報道規律要生動活潑、可讀性,要人能看下去,所以怎么遵循政法工作規律、新聞工作規律的融合,取兩者間的平衡點,非常重要。你說得對,說得還可以尖銳一點!”
受了鼓舞,中國青年報社社長、總編輯張坤建議:“要讓老百姓共同解決司改難題,加強人民群眾對司改的參與感、評判感、監督感。要從符合人性的角度,讓提高法官、檢察官待遇逐漸被大家接受,形成全民對司法執業者的尊敬。特別要重視青年一代司法工作者的職業實現,避免人才流失。”《南方都市報》總編輯任天陽也坦言:“我們做過不少骨干青年法官流失的報道,有些人的離開,和職業預期沒達到、職業保障沒跟上有關。建議盡快落實法官、檢察官單獨序列的權益保障。”
孟書記一直在本上記錄:“謝謝你!我們要求司法體制改革到哪里,職業保障制度跟到哪里!我們正在準備啟動法官、檢察官待遇都要提高,還有公安干警。我們的公安干警不容易,一年犧牲的警察有四五百人啊!新疆干警更是特別不容易!我們去新疆考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犧牲干警的家屬。我非常難過。由于他們的努力,才有我們的平安生活!
會上年紀最輕的,可能是澎湃新聞總編輯李鑫。他坦言:“過去我們記者采訪公檢法,無論正面還是負面,都比較困難,現在愿意打交道的政法部門是越來越多了。”
說完一句肯定的,他就“老實不客氣”地說了四條:“一,建議進一步推進以庭審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落實庭審公開。過去我們記者去熱點案件的庭審經常發現‘提前占座,一座難求’的現象,只好在庭外采訪律師,但這樣就存在比較片面的問題。”
“二,落實程序正義規范,避免司法過程中的程序性不當、瑕疵引發老百姓的不滿。看似是枝節問題,但是老百姓往往關注的就是判決書的細節是否妥當、每一份文書是否依法送達等等‘看得見的正義’。”
“三,進一步推進司法公開。這兩年力度非常大,但也存在部分‘選擇性公開’問題,一些社會關注的案件還不能及時查詢到公開的司法文書。”
“四是進一步深化公安改革,加大對基層對艱苦偏遠地區民警的關注力度。我們記者經常接到一些線索,反映偏遠地區的執法不公,但我們一調查,往往發現和這些地方的警力不足、民警壓力過大、待遇較低是分不開的。”
這可真不客氣,孟書記卻毫不以為忤,笑開了:“你的意見很內行!都是行內講的話!你多大年齡?”
李鑫說:“37歲。”
孟書記揚起了眉毛:“不容易,后生可畏啊!”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孟建柱 快播案 庭審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