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吹捧或吊打“民科”,離科學有多遠
“諾貝爾哥”郭英森的爆紅,再度炒紅了炒過多輪的“民科”熱?!爸Z貝爾哥”同“引力波”有多大關系,其實不是什么問題——稍有一點科學史常識,或是對前不久那條真正的“大新聞”稍作留意,都會知道“引力波”提出于愛因斯坦、證實于LIGO的實驗室。筆者想到的,倒是數月前剛被輿論“扒皮”的商界巨頭廖凱原。
廖先生是一名慷慨的慈善家,國內諸多高校都曾受惠于他的捐資,蓋起規模可觀的座座大樓。廖先生也有不折不扣的“科學夢”,他自詡終身使命是“實現軒轅之夢”,“希望構建不朽的由KQID提供動力的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來成就中國人及全人類”。他自創的“理論體系”里涵蓋了從量子物理、相對論、基因工程、云計算到黃帝內經、楊朱哲學、莎士比亞、馬列經典,論述往往鴻篇巨制,卻幾如天書。
不難判斷,同“賣肝賣腎,為爭諾獎”的郭英森一樣,廖凱原也是“民科狂人”——他們都對“科學”富有狂熱而近乎執拗的熱情,卻不曾接受過基本的專業訓練,并以“獨特之夢想”為由,拒絕進入科學共同體、拒絕接受同行評議、拒絕承認既有的專業規范,自然也就拒絕從專業領域出發的任何批評。但廖先生的“夢想”和郭先生的“夢想”,卻一度遭到迥然的對待:郭英森被請到電視節目上遭嘉賓“吊打”,很是遭了一番“羞辱”;廖凱原則據此拿到多個“客座教授”的名頭,作了無數場“學術報告”、開了幾輪選修課,已然要搞“學科建設”。
當然,在愛因斯坦的“引力波”被證實之后,郭英森多少能感到一點“知遇之恩”;尤其在當初那個收視率不低的電視節目被播出后,“不平之聲”更加響徹云霄?!肮笆窒嘧尩闹Z貝爾獎,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這些義憤填膺的標題輕松贏得了“10萬+”的點擊;還有媒體及時跟進報道郭英森的最新反應,他“不怨節目主持人”,“更不會放棄研究”。
坊間并不是沒有清醒之聲,但與同樣如潮的“科普帖”相比,這番“正名潮”的風頭一點也不遜。至少郭英森新得的“諾貝爾哥”外號已經深入人心。當“憾失諾貝爾獎”的聲音充斥輿論場,進而大肆詰問“懂不懂夢想”,很少有人想到,真的諾貝爾若是泉下有知,可會“哭暈在廁所”?
表面看,郭英森遭遇的“冰火兩重天”,同廖凱原實在大相徑庭。這番大相徑庭背后,卻折射出一些公共機構頗為相似的勢利——“民科”的科學水準幾斤幾兩不難掂量。而廖氏既然花了大手筆,便換來了“學術聲名”;郭氏出身布衣,則拿來當作笑柄。高校也好、媒體也罷,說他們是“真傻”,怕是沒人會信。誰都知道廖凱原的“軒轅之夢”能換來真金白銀,郭英森的“引力之夢”能換來高收視率。“民科”和他們主張的“科”,無所謂是不是“偽科學”,不過是提供一個各取所需的炒作材料罷了。
勢利的炒作能換來利益,卻會失掉公信力。無論是曾經吹捧廖凱原的高校,還是曾經“痛貶”郭英森的媒體,想來都已吃到或將要吃到這樣的苦頭。但那些急于為郭英森鳴不平的媒體、個人和“營銷號”,一面怒斥早先那些“高高在上”的無情之人,一面又何嘗不在重蹈他們的覆轍?很簡單,對“民科”的“吊打”也好、“力挺”也罷,只要脫離科學本身,都難免要有炒作之虞。對公眾的科學認知來說,“民科”不是一種光環,需要探問的是其與科學的距離有多近。大眾媒介、教育機構如果不問是非地添油加醋,只能使“民科”成為一劑迷魂藥。
話說回來,確實有人欠郭英森一個“道歉”——那臺拿他當“丑角”博收視率的電視節目,不僅應當向他道歉,也需要向公眾道歉。而在廖凱原的風波爆出后,也曾有憤憤不平的學子要求教育機構“給一個說法”。但道歉過后,更需要劃清的還是一些基本的是非界限。譬如,科學研究的確不應有“門戶之見”,誰都不能被剝奪做“科學夢”的權利,但解決科學問題畢竟要遵循科學方法,所謂創新也不能脫離最基本的邏輯。不必給“民科”們上綱上線,但探討科學不能脫離科學的“綱”和“線”。不然,這個嚴肅而充滿魅力的領域,就會始終陷于低層次的紛爭,難以自拔。(朱珉迕)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諾貝爾哥”郭英森 “民科”熱 廖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