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袁隆平:田間種稻人
稻,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字出現, 《詩經》亦有“黍稷稻粱,農夫之慶”云云,宋代民間更流傳“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贊揚五谷之首。
稻,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栽種和食用歷史悠久,并開啟了燦爛的稻作文明。
稻,最早為中華民族祖先發現并栽培,開始了在中國的廣為栽種。之后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被引入歐洲南部,由此開始了全球范圍內的栽種,成為現在占全世界一半人口的主糧。
稻,和麥一起養育中華民族走過了數千年。“民以食為天” ,在人口數量急劇增長為13億的今天,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稻和麥的種植和產量更成為天大的事。自2004年“國際稻米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今年2月初發布《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從2014年至今,“農業現代化”連續三年被寫入文件標題。
袁隆平
當前,我國農業面臨千年未有之變局,迫切需要通過落實新理念,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從根本上提升競爭力,破解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面對“農業現代化”這一核心關鍵詞,面對我國“三農”發展呈現出的新矛盾、新挑戰,每當我們苦于、困于、思考、尋找破題之策時,一個與農業、與農民息息相關的名字總會被我們想起——
袁隆平(漫畫) 徐鐵軍
一
【在袁隆平看來,一個人的頭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干了什么。他說,其實我就是一個在田里種了一輩子稻子的農民!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便命中注定了他的立場是農民,性格是農民,情感也是農民。難怪他當年報考的專業是農業;難怪他只要端起飯碗,就會想到中國老百姓。 】
有一個叫曹宏球的湖南農民,用自己多年辛苦勞動所得的5萬元人民幣,請人雕刻了一尊與真人一樣大小的白玉雕像,然后供奉在家,像當年朝拜毛主席老人家一樣天天朝拜。
這個被雕刻成白玉雕像的真人,便是袁隆平!
有人說,湖南人不得了啊,近百年出了兩個大人物,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袁隆平。
其實袁隆平不是湖南人。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二十三歲去了湖南,一去便是五十四年,而且余下的這把老骨頭肯定也就留在湖南了。所以,即使別人不把他當湖南人,他也會把自己當湖南人。
1982年,國際水稻所所長斯瓦米納森先生送了袁隆平一個稱號—— “雜交水稻之父” !
然而在袁隆平看來,一個人的頭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干了什么。他說,其實我就是一個在田里種了一輩子稻子的農民!
的確,袁隆平留給人的印象就是農民。1997年,我在國家科技部第一次采訪他時,他留給我最深的印象,是農民;十年后,即2007年4月,我在美國駐華大使館第二次采訪他時,他留給我最深的印象,還是農民。只是這次不同于上次的是,他沒有那么黑了,也沒上次糙了。上次我一眼看上去,額頭、臉面、脖子,還有胳膊、手掌,又黑又糙,簡直就像荒蕪的山坡,龜裂的土地,盡是歲月的風霜刻下的皺紋。“農民”這一樸實而光榮的印記,似乎已經深深溶進了他的血液與骨髓。
而如今的袁隆平,盡管早已名揚天下,成了名副其實的“雜交水稻之父” ,甚至有人還預測說,袁隆平很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但他的本質特征,始終還是一個農民。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便命中注定了他的立場是農民,性格是農民,情感也是農民。難怪他當年報考的專業是農業;難怪他只要端起飯碗,就會想到中國老百姓。
袁隆平(雕塑) 吳為山
二
【1964年7月5日,經過連續十六天在農場稻田的苦苦尋找,袁隆平終于發現了一株雄性不育株,隨后他又發表了論文——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
此文的發表,邁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甚至有人還比喻說,袁隆平吹響了世界第二次“綠色革命”進軍的號角! 】
袁隆平之所以一輩子考慮的都是吃飯問題,源于他自己對饑餓的沉痛體驗。
1953年,袁隆平從重慶西南農學院畢業后來到湖南安江,在農校當了一名教書匠。湖南安江,地處深山,偏僻貧窮,盡管有農田千畝,可這兒的農民兄弟祖祖輩輩在田間辛勤勞作,依然擺脫不了饑餓——每年春荒時節,一天只能喝上一頓稀粥!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初,當大饑餓像瘟疫般降臨中國時,袁隆平所在的學校被迫停課,學生們開始挖野菜,尋草根,他自己也餓得連看書的力氣都沒有了,每日只能靠幾塊水果糖維持生命。
一日,袁隆平看見校門口圍了許多人,擠進去一看,地上躺著兩具臭烘烘的尸體,一打聽,原來是沒糧吃,活活餓死的!袁隆平的心理受到很大刺激,生平第一次真正意識到糧食對人的生命是何等的重要!于是,如何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怎么解決中國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也成了他畢生追求的夢想。
此后,袁隆平開始了雜交水稻的探索與研究。
然而,夢想與實現之間,畢竟隔著一段路程。在這段路程中,有曲折、有艱險、有風雨、有雷鳴,必須有人去付出。而這種付出,不光包括辛勞、汗水,還有鮮血,甚至生命!
袁隆平住在農校一間小木屋里,舉目無親,孑然一身,每天都要去山腳下挑水,每周都要到山那邊砍柴。而他每天只有二兩米,每月只有三兩油,伴隨他的除了饑餓,便是孤獨。但為了積累實踐經驗,在教學之余,他常常打著赤腳,和農民們一起浸種、插秧、踩田,常常一干就是一天。
當時,西方摩爾根的遺傳學理論已悄悄進入中國,袁隆平在偷偷閱讀大師的著作時,發現“資產階級”的遺傳學理論居然可以指導水稻增產。后來經過反復的理論研究和多次的田間試驗,他還得出一個結論:只有雜交水稻才會增產!
遺憾的是,他的這一結論不僅國外一些遺傳學者和水稻專家給予否認,而且國內不少育種專家也不認同。于是為了拿出科學根據,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利用假日,或頂著烈日,或冒著嚴寒,節衣縮食,不辭辛勞,用一雙沾滿了泥巴的雙腳幾乎走遍了整個南中國。
1964年7月5日,經過連續十六天在農場稻田的苦苦尋找,袁隆平終于發現了一株雄性不育株,隨后他又發表了論文——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
此文的發表,邁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甚至有人還比喻說,袁隆平吹響了世界第二次“綠色革命”進軍的號角!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袁隆平 種稻 稻 農業 農民 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