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政協委員應做“擴音器”與“共鳴箱”
兩個多小時的集體采訪結束以后,還有幾位記者希望“開小灶”。于是又用了半個多小時,就留守兒童、慈善文化進校園、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政協委員在協商民主中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交流。其實,媒體也是思想與建議的“擴音器”和“共鳴箱”。
中午午餐時,羅富和常務副主席與新疆師范大學副校長牛汝極等討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等問題。兩會期間,委員從天南地北趕來見面,但是,無論是朋友敘舊還是偶遇閑聊,提案建議經常都成為中心議題。
餐后是慣例的讀報時間。不知不覺就快一點了。稍事休息,隨車隊去大會堂。下午3:00,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準時開幕。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議程后,首先聽取俞正聲主席作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報告總結了過去一年來在四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對新一年的主要任務進行了梳理和部署,聽著報告,過去一年調研、協商等諸多工作也在心中逐一浮現。今年報告第三部分的內容特別精彩,對人民政協的作用進行了新的闡述,如何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不斷鞏固已有共識,凝聚新的共識,的確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實踐的大問題。
接著陳曉光副主席作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介紹一年中提交提案6012件,經審查立案5027件。下午4:40,參加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委員小組召集人會議,圍繞如何精心組織好會議,確保會議風清氣正,提出了詳細要求。
以前我曾經說過,時間抓緊了就是黃金,抓不緊就是流水,在兩會期間,這種感覺尤為明顯。
□朱永新(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兩會 委員 “擴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