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醫療下沉 教育上浮

2016年03月04日 22:23 | 作者:錢學明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全面小康迫在眉睫,消除貧困是小康的基本要求。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扶貧工作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效,六億多人口實現脫貧,但目前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艱巨、時間緊迫。要完成扶貧攻堅任務,必須找出這些貧困人口至今尚未脫貧的根本原因,對癥下藥,精準施策。

精準識別中我們發現,有兩種情況是導致家庭貧困的重要原因。一是家庭成員患病。據統計,目前全國貧困家庭中40%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二是家庭子女多。農村貧困家庭往往子女多,家庭負擔重。這些貧困人口靠他們自身的努力往往難以實現脫貧,需要政府提供幫助,消除貧困。政府如何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做到精準扶貧,選擇合適的路徑極為重要。

習總書記指出,要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要“斬窮根”,避免貧困現象“代際傳遞”。這就要求我們辦好醫療和教育。政府高度重視醫療和教育事業,多年來投入的增長率遠高于GDP的增長,然而現實情況是,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對此我認為,應該實施“醫療下沉、教育上浮”。

“醫療下沉”,就是要辦好鄉鎮衛生院,讓農民就近看病,減少醫療費支出。

按照現行政策,存在收費標準、報銷比例不同。以闌尾炎手術為例,在縣醫院看病個人承擔的費用是鄉鎮衛生院的5倍,市醫院增加到7倍,省醫院約10倍。一旦衛生院辦不好,農民被迫去上級醫院看病,將會造成嚴重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現實狀況是,由于縣、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并不一體,性質不一、編制不同、相互獨立,導致縣鄉之間存在著利益上的不一致甚至矛盾。檢查結果無法互認,分級診療、雙向轉診難以實現。縣鄉兩級醫生之間存在待遇和前途上的巨大差距,鄉鎮衛生院根本留不住醫生,作用沒辦法發揮。

2014年全國政協委員“關于發揮鄉鎮衛生院作用關鍵在于留住醫生”的提案建議,在廣西上林縣得到很好實施。上林縣開展縣鄉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改革,實行“三不變”和“三統一”:機構設置和行政建制不變,以確保改革穩步推進;鄉鎮衛生院承擔的公共服務職能和業務不變,以確保其公益性;收費標準不變,以確保群眾利益。縣醫院對縣鄉兩級實行人員統一調配,業務統一管理,財務統籌安排。縣醫院整合了資源,提高了效率;衛生院有了醫生,提升了服務能力;群眾在“家門口”看病,不再難不再貴,實現了“三贏”。通過改革,實施醫療資源下沉,讓醫生到衛生院為農民治病,方便群眾看病,小病才不至于拖成大病,才能有效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是精準扶貧最簡便、最可行的路徑之一。

“教育上浮”,就是實施教育移民,貧困山區初中集中在縣城。

貧困山區的教育,主要問題是鄉鎮一級初中往往辦不好。大量的初中學生只讀兩年半,春節后即跟隨父母出去打工。初中沒有畢業,沒有了繼續深造的希望,貧困代際傳遞在所難免。

山區的鄉鎮初中辦不好,是東西差距、貧富差距、城鄉差距疊加的結果。因為很難將各個專業的優質師資留在條件仍然艱苦的山區鄉鎮。與其說想方設法引導老師下到山區鄉鎮,不如請孩子們到縣里讀書。

民建廣西區委從2009年至今進行了六年試驗,在全國10個省(區)開辦了80多個教育移民揚帆班,把貧困山區的小學畢業生,直接安排到縣城中學讀初中,并為學生提供每月200元的生活補助。已經有近2000名學生畢業,絕大多數考上了高中,少數上了職業高中。其中,2009年的第一個班50名學生中,有31名考上大學。效果極其明顯。

每年2400元的生活費,實際上直接達到了脫貧線。沒有了撫養孩子的負擔,家庭也容易脫貧。在扶貧攻堅的今天,統籌各方面扶貧資金,縣城集中辦好初中是完全可行的。這些孩子通過接受良好教育,成為工業化、城鎮化的人才,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社會問題,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醫療下沉、教育上浮,應該是精準扶貧的基本路徑。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西區委主委)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醫療下沉 全面小康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