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杜惠平委員:讓老師人人都是“品行之師”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解艷華)“近年來,出現不少教師與‘品行之師’要求相悖的個案,對教師的負面評價不絕于耳。”杜惠平委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他關注的就是老師的“德行”問題。
在調研、與老師們座談中杜惠平發現:“部分老師的師德狀況令人擔憂。一是理想信念缺失,或職業倦怠,或追名逐利,對學生成長漠不關心,對學生呵護關愛不夠;二是職業道德失范,唯利是圖;三是道德底線失守,與學生談戀愛處對象、打牌賭博、向家長索取好處等,給學生乃至全社會帶去負能量。”
如何讓老師們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杜惠平建議,要完善評價考核體系,提升評價考核的多元性,讓更多教師心中有“愛”。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進一步改進完善對教師的評價考核體系,改變唯學生分數論優劣、論英雄,唯科研項目、論文發表論績效等傾向,把教師的師德師風規范、教書育人準則納入評價考核體系。
完善利益保障體系,提升利益保障的全面性,讓更多教師心中有“望”。系統研究和分類設計,出臺面向各個階段教師、面向農村偏遠地區教師,涉及工資待遇、編制、周轉房、職稱評聘、發展空間、價值實現等各方面的銜接自洽的政策措施,努力用政策、用待遇、用利益留住更多高素質人才。
完善教育監督體系,提升教育監督的實效性,讓更多教師心中有“責”。建議穩步推進教育督導體系改革,增強政府教育督導的公正性、獨立性、權威性,探索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或組織開展評價督導制度,相關評價督導結果作為師德師風考核的依據之一。完善學校治理體系,提升學校治理的法治性,讓更多教師心中有“法”。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杜惠平委員 教師 師德 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