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要聞 要聞
從全國兩會看“中國方略”:謀篇定策向未來
偉大夢想,要靠腳踏實地的努力。
宏偉愿景,要有深謀遠慮的方略。
2016年全國兩會,承載著不平凡的使命:正在提交審查、審議和討論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政府工作報告,事關中國今后五年的發展步驟、戰略重點、任務安排,事關全面小康的良好開局。
承接歷史,開啟未來。把黨的主張、人民意愿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決勝全面小康、奔向偉大復興的“中國方略”正清晰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是追求更高發展質量、開拓發展新境界的“中國方略”
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追求“小康夢”的征程,猶如一盤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歷史棋局。
如今,棋至“決勝局”,如何落下這著“勝負手”,尤為關鍵。
四個多月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三五”規劃建議,這份綱領性文件為制定“中國方略”指明了方向。在建議指導下精心編制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
這是以新理念引領發展新境界的“中國方略”——
綱要草案處處體現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精神。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充分彰顯,追求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藍圖躍然而出。
全國人大代表、經濟學家辜勝阻說:“轉型是‘十三五’中國發展之魂,五大發展理念則是航標,必須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
這是注重穩中求進、進中突破的“中國方略”——
在保持經濟增長中高速基礎上,涉及科技、農業、環保、交通、能源等領域的百余項重大工程次第展開,行政管理、財稅體制、金融體制改革攻堅破冰,助推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
“到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可以超過90萬億元的規模,意味著我們將真正由世界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說。
這是瞄準經濟社會“痛點”、提升發展質量的“中國方略”——
規劃綱要草案確定的25項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中,有17項事關“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的指標,約束性指標更是全部集中在這兩大領域。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院長王戰分析認為,綱要草案最大特點在于“準”:把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矛盾“摸得準”,引領未來五年可持續發展新動力“找得準”,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目標“定得準”。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挖國內需求潛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著眼于為決勝全面小康開好局、起好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年需要攻堅的八大任務。
審時度勢,謀定后動。
從更廣闊視野看,這是彰顯治國理政新實踐新成果不斷進步的“中國方略”——
從“一五”到“十三五”,從計劃經濟色彩濃厚的“計劃”到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規劃”,指標體系在變,編制理念在變,具體目標在變……
歷史呈現出的發展進步充分表明,以戰略規劃引領發展的“五年規劃”,是行之有效的治國理政制度安排。
作為編制“十三五”規劃的專家組成員,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曾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雖然一些國家也有“五年規劃”或“四年規劃”,但只有中國堅持下來,而且每次都完成絕大多數指標。“這是中國為世界貢獻的國家發展方法論。”
此時,站在決勝全面小康新起點上,中國正走向發展戰略謀劃的新高度,歷史將再次見證中國新的輝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全國兩會 中國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