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在中國尋找智慧”
“中國取得發展成就的原因和做法是什么?這是一個西方再也不能忽視的問題。”德國《新德意志報》曾這樣反思。不可否認,對于中國經濟轉型,國際上仍存在一些誤解和質疑,但越來越多的外國媒體和專家開始拋除偏見,正視并思考:中國何以在全球經濟震蕩中,保持中高速增長?也在好奇與關注:面對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政府將拿出怎樣的招數化解?畢竟,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同樣是世界經濟所要越過的挑戰。
隨著觀察的深入,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圖景展現在世界面前。這個圖景不僅有經濟層面的,更有政治層面的。美國《福布斯》網站就曾刊文指出,“中國領導人在一個方面做得相當好,即規劃長期經濟發展。這是美國政府必須學習的”。撥開成見的迷霧,才能看清: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不僅源于市場化腳步的加快,更得益于一個強有力的政治體制。
也因此,“十三五”規劃綱要作為“國家定期計劃的藝術”的集中體現,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出臺過程,都受到了最大程度的聚焦。不久前,日本“外交學者”網站刊文解讀中國的體制,認為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際上是一種“毛細血管民主”,值得西方借鑒。人大代表是連接最偏遠村莊和政府最高層的紐帶,普通人的建議和意見,經由他們,完全可能體現在政府的最終決策中。“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正是來自基層“毛細血管”的智慧結晶。
“可以想見,中國故事再開新篇,將更加精彩”。兩會大幕早已開啟,政治體制全景呈現,“十三五”發展大計即將謀定,期待兩會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 智慧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