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代表團媒體開放日越多越好
“3月5日下午15點,江西、遼寧、澳門代表團安排開放。”今年全國人大會議一開幕,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的這則公告就立即在記者的朋友圈里迅速刷屏。截至3月12日,全國人大會議已經舉行了36團次的開放日活動,其中僅澳門代表團就已安排了3次。
2006年開始,兩會大會新聞中心提出了“所有代表團至少向境外記者開放一次團組會議”的要求。自此后,開放日已經逐漸成為大會期間代表團的“規定動作”。
從這些年的執行情況來看,開放日顯然成了各代表團與中外記者不避焦點、直面問題的舞臺,也獲得了中外媒體與公眾的信賴與好感。以今年輿論比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例,像兩會首虎王珉“落馬”、天津港爆炸事件、天價魚事件等問題,媒體都是在各代表團開放日上聽到了各地對此事的進一步解釋與回應。毫無疑問,越是以不諱家丑、直面問題的態度回應質疑,越能體現出地方的開放胸襟與自信,也越是對輿論監督的積極回應。
就目前而言,各代表團的媒體開放日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與口碑,但也并不是無懈可擊,尚有一定提升空間。比方說,能否安排更多的開放次數?還比方說,能否安排更多的開放時間?在今年有的地方代表團開放日上,由于時間緊、記者多,只有7名記者有幸獲得提問機會。獲得最后一次提問機會的是一名女性記者。她喊出“明天是三八婦女節,請給女記者一個機會。”方能如愿以償。
每年地方上發生的大事件可能不止十件八件,每個代表團開放一次,每次只開放幾個小時,媒體可能感覺提問不過癮,自然向公眾傳遞的信息也有限。在這個參政議政、共商國是的舞臺上,各代表團不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媒體開放日,彼此增強對話、加深了解。在互聯網+時代,各代表團越是開放,越會被視為謙虛、自信的表現,這對地方政府來說,也是加分項。
□陳小二(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代表團媒體開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