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兩會表情”折射心態變化
“表情包”,在社交媒體上為網友所喜聞樂見。今年兩會,網友自發制作的各種“兩會表情包”,也著實火了一把。
豐富,是今年“兩會表情”的一大特點,這從各具特色的表情包可見一斑:既有代表委員發言時的手勢,也有他們婉拒采訪時的示意;既有“部長通道”上的言談舉止,又有新聞發布會上的各種細節……凡此種種,在這樣一個嚴肅的參政議政場合,形成了一道獨特而多樣的“表情風景線”。不管是微笑、皺眉,還是抱拳、欠身,表情之變,背后正是姿態之變、心態之變。
兩會表情包
從表情中,能讀出一些代表委員的想法與感受。今年人大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傅瑩開玩笑說,“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都很少笑的,我認為他‘壓力山大’”。然而,在10日的一場記者會后,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袁駟反問記者“環境是不是有所改善”,得到肯定回答后就笑了起來。這樣的表情變化,既是壓力的釋放,也是被認可后的欣慰,更是面對問題時一種必勝的信心。
古人說,相由心生,言為心聲。表情的變化,意味著對自身定位的調適。就在前幾年,“部長通道”上更多是擺手的動作、急促的步伐,很多部長不愿意在通道上留步,也不會跟記者多說什么。對比之下,今年通道上的大多數部長態度更加主動,臉上多了從容的微笑、話語里也更多底氣。記者不用再“堵部長”“搶部長”,部長們有意識地走到發言臺,甚至有針對性地回答一下大家關心的“敏感問題”。
有什么樣的姿態和心態,就會浮現什么樣的表情。把發聲視為責任,把回應視為義務,面對話筒和鏡頭時,就不會瞻前顧后、躲躲閃閃,而是主動表態、積極發言。對全局有把握,對問題有思考,面對記者的提問時,就不會含糊其辭、敷衍了事,而是會大方應對、從容作答。換句話說,姿態上放下,心態上放松,神情就會更加生動、更加自然、更加自信。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代表委員認真的、專注的表情。代表們在大會上聽取政府工作報告時的凝眉思索、委員們在討論時的連說帶比劃,都讓人看到他們對“代表委員”身份的重視,折射出他們履職盡責的莊重心態、參政議政的嚴肅姿態。這樣的表情也說明,不忘初心、回歸本職,才能真正“代表民意”。
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信的代表委員,讓我們能從他們的表情中,讀懂他們的關切、看到他們的姿態、感受他們的心態。“兩會表情”,又何嘗不是中國民主政治進步的寫照?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兩會表情” 兩會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