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鄧文迪被曝與布萊爾緋聞后 又傳正在與普京交往
17年前默多克十分急切地要娶鄧文迪,甚至對前妻的董事會任職毫無風度地下了逐客令。
與默多克相反,鄧文迪離婚后選擇的恰恰是比自己更年輕的伴侶。假如她在17年前確實有戀慕權勢的可能,現在,在48歲的年齡,她起碼選擇了一種更遵從人性的生活。
這位從21歲就離開中國的女人,在美國有過三段不同尋常的婚姻,不管哪一段婚姻,都不曾拴住她那顆彪悍的心。正是這樣一種決心,讓她得以生活在自己設計的道路之上,從未回頭。
看上去再好的婚姻,也不應該是生活的目的,而是幸福的途徑。
明白這一點,才能開始善待自己。
鄧文迪和默多克婚變的消息傳來時,我剛看過《中國合伙人》不久,本來對這個中國式的勵志故事打算一笑了之了,鄧文迪的故事讓我有一種沖動,想從女性的角度來看一看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在中國發生的美國移民潮。這個角度顯然和《中國合伙人》的男性視角全然不同。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很多中國人把去美國當做尋求更美好生活的一條捷徑。當時中國人去美國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公派留學,自費留學,跨國婚姻。公派留學需要一定的政治背景或政治表現,比如像洪晃這一類的高干子弟,大多通過公派留學。自費留學靠個人能力,申請獎學金難度和簽證難度都很高,《中國合伙人》里表現得比較真實。而跨國婚姻基本上不需要死磕背景或智商,成了很多女性走出國門的手段,包括大學生在內。當時一些女大學生在申請留學的同時,也會想辦法嫁老外,積極在校內外結識外國人,甚至直接登征婚啟事,找到結婚對象就飛走了,幾乎不管對方身份。這樣的婚姻一般維持不了多久,有不少只是為了拿到綠卡,兩年后就離婚了。一些女孩因此也惹上騙婚官司,需要向法院遞交相愛的證據。現在人看那個時代,覺得不可理解,實在是那時候中國太窮了,生活太封閉,循規蹈矩的生活令很多人絕望,而外面的世界已經打開,太令人羨慕了。
鄧文迪應該也算這支出國大軍里的一員。從現有資料來看,她屬于比較幸運的,在19歲時得到一對美國夫婦的支持來到美國,后來又介入這對美國夫婦的婚姻,嫁給了大她30歲的男方,兩年后拿到綠卡,7個月后就離婚了。她的這一段經歷和當時很多女孩的出國路徑基本上是吻合的。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鄧文迪 布萊爾 普京 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