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唱出的味道非常重要”
么紅:學歌劇就像學京劇
么紅身上有很多名頭,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等。但是她最喜歡別人稱呼她的就是“歌劇演員”。
多年來,么紅馳騁在歌劇舞臺上,在《蝙蝠》、《茶花女》、《弄臣》、《圖蘭朵》、《趙氏孤兒》等劇中,塑造了多個精彩的藝術形象。
近日,這位為人豪爽的歌唱家接受了信報記者獨家專訪,從事業聊到愛情,從神圣的歌劇舞臺到聊了雜陳生活五味的廚房,為大家展示了一個“為藝術為愛情”的藝術女性的方方面面。
《弄臣》
與莫華倫搭檔出演《蝙蝠》
天生一副好嗓子
么紅出生在沈陽一個貧寒的家庭,是一個地道的東北女人。“我從小就有一副好嗓子,小提琴是高聲部樂器,我哥會拉小提琴,他拉多高我就能唱多高,而且音準極好。”
父母是普通工人,但是作為文藝愛好者的父親是吹拉彈唱樣樣在行,哥哥喜歡拉琴,姐姐喜歡唱民歌。好嗓子的么紅從小就認定自己的未來應當跟這個有關系,舞臺就是她內心向往的神圣地方。
么紅在上沈陽音樂學院附中之前,就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唱歌,一個月四堂課每堂課5元錢。那時候,全家人一個月的收入加在一起也不過100元錢,除去生活費所剩無幾,每月20塊錢的學費可是不小的一筆開銷。但是,父親說:“沒事兒,我還有獎金呢,你就靠著這些獎金去學就行。”
進門給恩師磕仨響頭
在沈音附中即將畢業的那一年,專業成績優異的她原本可以保送沈陽音樂學院。但是,么紅有點不甘心。
她一個同學的媽媽認識音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于是在那一年的大年三十,么紅拿著推薦信、揣著500元錢、買了車票連夜奔了北京,之前這個姑娘從來沒離開過沈陽。到京后,她住在了長椿街地下旅館里。大年初一,么紅敲開了郭淑珍教授的家門。
么紅回憶說:“當時,老太太穿著睡衣接待了我。我跟她說,我唱您聽,看我有戲沒戲。有戲,我就考中央音樂學院。沒戲,我就走保送。最后,老人家說,你考吧!”最終,么紅如愿以償地進了中央音樂學院,而且是跟著郭淑珍開始了系統科學的聲樂訓練。
么紅覺得很幸運,郭教授對她不但像對孩子似的關愛,當她遇到難題,郭教授會輕松地為其開解。所以,在她心里,郭教授就如同親娘一樣。今年“三八節”,么紅從美國演出回來,沒有時間去買花。于是直奔郭教授的課堂,一進門就給恩師磕了仨響頭。當時,年逾八旬的郭教授和在場的老師學生都傻了。么紅說:“對我來說,你現在就是我親媽,我對你就倆字,孝順。”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么紅 歌劇演員 學歌劇 學京劇 藝術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