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檢察官手記
誰害死了雯雯
■漢中市漢臺區人民檢察院 馬艷榮
華燈初上,四周逐漸退去白日喧囂的嘈雜。取出遲遲不愿翻閱的案卷,在平靜中審查這件令人至今無法相信的真實案件。
作為一名有血有肉的檢察官,看到最真實的案件事實及證據,以何種態度和感受來面對悲劇,然后再從悲憤中跳出來,理性地分析、研判案件證據,最后客觀地認定基本事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盡管如此,也只能拋開一切傳言和情緒,走進案卷里的生者、逝者,走進他們平日的瑣碎、掙扎,審視他們的哀怒與悲傷,看看他們遭遇了什么,看看犯罪嫌疑人內心的曲折復雜,也看看被害人的煎熬與痛苦。此時天地寂然,逝者未逝。唯一不能停止的是我顫抖的手和不斷涌淚的心,我無法抑制這種傷痛——一個11歲的花季少女以這種方式離我們而去。
從開始審查該案到現在,再次回顧這個女孩的遭遇時,讓人難過的是她受過的傷痛和欺凌,讓人感動的是她生前面對家暴的堅強,讓人惋惜的是這個社會中她不是唯一遭受家暴的被侵害人。
經歷了父母離異,又遭遇父親的毒打,雯雯懵懂地接受且沉默著不敢讓別人知道這一切。在她心中,父親是這個城市不多的至親。可能她懼于父親的嚴厲不敢回家,也可能她認為誰也幫助不了一個被父親“嚴加管教”的小孩。
她的離開罪魁禍首首先是父親背后的魔鬼——無情、冷酷、暴力、無知。
面對父親的暴力,雯雯始終緘默,而這卻激怒了父親。對于孩子來說,或許她可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卻不敢說出口,或許她對于父親的恐懼讓她百口莫辯。僅僅為了滿足自己望女成鳳的迫切期待,就棍棒相加,未免教育方式太過簡單粗暴?強行套用軍人的標準要求小孩的思維、行為,實在荒謬!
害死雯雯的除了犯罪嫌疑人的暴力,原罪便是犯罪嫌疑人的虛榮心和過高的心理預期。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