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煤炭業負債近4萬億 東中部部分企業風險凸顯
招商銀行也表示,2016年其對產能過剩行業執行“摘尖”和“壓退”分類管理策略,通過“客戶名單制”管理,一戶一策,著力退出行業內長期處于劣勢、扭虧無望的“僵尸企業”。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0.2%,首現負增長。其中,鋼鐵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 7.5%,建材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10.3%。
“煤炭和鋼鐵業后續新融資基本無望。銀行新增授信額度很難,發債也比較困難,目前可能只有高風險的信托還會做這類項目。雖然地方政府會有一些指導,但是銀行也會盡量和政府討價還價。尤其是一些小銀行,都在等著大銀行打頭陣。”一位金融機構人士說,此前西部一家產能過剩企業由于地方政府給予其的信用支持不夠,其后續發債都未能通過銀行的內審程序。
在“債轉股”方面,銀行和政府之間的博弈更為明顯。“債轉股操作中最關鍵的是定價,煤炭和鋼鐵企業本身體量大,財務信息又不盡透明,究竟以什么價格來債轉股,將是難點。價格太低,政府不樂意;價格太高,銀行又不合算。債都轉了股,政府又失去了對企業的控制權。”上述國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上述分析機構人士也表示,“銀行想給山西煤炭企業做債轉股,但當地政府不是很樂意。煤炭行業好起來的話,最賺的是山西、陜西地區的煤炭企業,現在做債轉股政府是虧的,因為會削弱自己的話語權。而上述東部地區資源枯竭型的企業,當地政府想推債轉股,但銀行不想做。”
博弈還將持續。穆迪大中華區信用研究分析主管、副董事總經理鐘汶權表示,處理產能過剩行業的債務問題,地方政府都會盡量去挽救和支持本地的企業,但長期來看,地方政府可運用的資源可能會越來越少。
編輯:楊嵐
關鍵詞:煤炭 企業 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