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環保謠言要辟,環境更要治
謠言需要辟,環境更要治。官方站出來辟謠,當然是好事,但是我們更希望官方在辟謠之外,用實際行動保護生態環境。
美國極端天氣源于中國污染、手機基站越多輻射越大、內蒙古風電偷走了北京大風導致霧霾、9至11層是揚灰層空氣臟……6月1日,北京市環保局舉辦綠色傳播大會,現場發布并辟謠包括以上內容在內的十大環保謠言。據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大環保謠言是經過網絡篩選、專家評審,因其網絡傳播率較高當選(6月1日中國新聞網)。
自媒體時代、信息時代有這樣一個特點——謠言傳播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根據傳播學相關理論,許多人選擇相信謠言的可能性非常大;負面的信息很多時候跑得比正面信息以及事實快。謠言止于智者。面對所有的謠言,各個領域、行業的政府職能管理部門都需要及時站出來辟謠,正本清源,去濁揚清。
必須要正視的是,在環境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的今天,許多環保謠言缺乏科學根據和事實支撐,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影響了公眾的情緒。因此,對北京市環保部門及時辟除環保謠言這樣的做法,筆者先要點個贊。這樣的辟謠舉措能夠傳播環保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環保科學素養。
然而問題是,有些謠言好辟,有些則不好辟。比如,手機基點輻射的謠言,在環保部門拿出相關標準、擺出相關事實之后,很容易讓常識落地。可是,對于“地下水資源八成不能飲用”這樣的謠言,則可能難辟,有時恐怕會越描越黑。
在地下水污染這件事上,北京市環保部門拿出了正在編制的《全國水資源保護規劃》中的有關數據,說我國4748個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85%左右。可是,國土部的《2015中國國土資源公報》中公布的地下水監測狀況卻并非如此,超過60%的地下水為較差級和極差級。也就是說,不同的政府部門、不同的調查機構,因為調查的側重點不同,存在數據打架的現象。加上許多學者、專家在一些學術論壇或論文上發布的數據以及媒體在一些白皮書中查找到的數據,都有不同的調查對象和側重點,對這方面辟謠有較大的難度。
人們往往只相信他們愿意相信的事——這是官方辟謠必須要考慮到的現實困難,尤其是在環保這件事上。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都是可以看得見的;各種污染帶來的視覺、嗅覺沖擊也是具體可感的。
謠言需要辟,環境更要治。官方站出來辟謠,當然是好事,但是我們更希望官方在辟謠之外,用更多實際行動保護生態環境,通過群眾的實際感受來自行辟掉所有的謠言。這就需要全國各地各級環保部門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還原青山綠水、建設金山銀山,讓謠言失去存在的土壤。(王傳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環保謠言 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