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專題 專題
吹響時代前進的號角
全國政協"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專題調研組赴滬皖調研
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決突出問題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
“成績不講跑不了,問題不說怎么解決得了。”這是調研組的共識。
文藝創作有高原缺高峰、院團改革還需更多政策配套、人才培養面臨諸多困境等當前文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上海、安徽也不同程度存在。
調研過程中,委員們堅持問題導向,既分析問題成因,也貢獻具有針對性的智慧。
上海音樂學院是這次調研的地點之一。6月14日下午,調研組走進這座有著悠久且輝煌歷史的音樂學府,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熟悉的旋律就回蕩在了每一位成員的腦海中。
是的,這首創作于上世紀50年代的作品,就是由該學院當時的在讀學生陳鋼和何占豪共同創作完成的,將近60年過去了,這首作品不僅被中國推崇,很多國外知名的樂團也經常演奏,已然成了中華文化的象征,稱其為“高峰”之作一點也不為過。
“為什么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還沒創作出超越之作?”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林在勇在介紹情況過程中如是提問。
林院長之問,問在了點子上,這是一個事關精品創作的問題,也是調研組一直非常關心的問題。
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既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需要,也是文藝工作的核心任務。
在全國政協委員陳曉光看來,造成有數量沒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原因有很多,解決的辦法是應該抓緊隊伍建設,特別是要著力抓好高層次、德藝雙馨文藝人才的建設,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使其成為創作經典、攀登高峰的主力軍。同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調動作者的積極性,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深入傳統,努力創作出時代精品。
“現在社會浮躁的東西比較多,作為藝術創作者不能被這些表象所迷惑,要沉下心來,要讓自己靜下來,這樣才有可能出精品。”全國政協委員盧中南希望文藝創作者能夠“慢”下來,好好積淀。
說到精品,就會聯系到人才,而有關文藝人才隊伍的建設問題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難點。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以戲曲劇種命名的藝術類高職院校,國內黃梅戲專業院團80%以上的演員均畢業于這里。就是這樣一所高校,現在的發展情況并不樂觀。調研組在這里了解到,該院招生形勢日益嚴峻,甚至難以招收合格生源。
窺斑知豹,他們面臨的問題在很多藝術類高職院校都存在。“職業教育是藝術人才培養的必經之路,其一對一乃至多對一的專業輔導和貼近市場、一線實踐的作用尤其重要。”全國政協委員侯露建議應該出臺分類指導藝術教育培養目標,打通“專升本”通道,確保高職院校能夠招到并留住藝術好苗子,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打牢根基。
在了解了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窘境后,跟團調研的全國政協委員、錫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杰庭決定通過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向他們捐資50萬元。據了解,基金會將按照有關規定配比一定資金共同用于該學院黃梅戲藝術人才培養。
除了藝術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已經有很多專業文藝工作者的院團也面臨著結構失衡、政策銜接等與人才相關的問題。而這也是需要破解的難題之一:院團改革問題。
調研組來到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這個劇院是全國文藝界第一個以演員名字命名的文藝團體,也是院團改革的成果。著名黃梅戲演員、“二度梅”獲得者韓再芬是這個劇團的當家人。
改革有成效,面向市場,也獲得了回報。但在韓再芬看來,管理和市場等有關事宜如果能夠由更加專業的人士來做更好。“應該讓演員專心做演員該做的事情,那就是把戲演好,其他的應該交給專業人士去做,比如管理,比如市場。”全國政協常委吳江在調研現場直抒胸臆。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在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 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