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別讓高考分數左右專業愛好
教育部門和高等院校還應有更加開放的心態和務實舉措,既保障高考的基本公平,又能在保護考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和職業規劃等方面,做更加系統的考量,切實讓廣大考生分有所值、人盡其才。
據媒體報道,今年在京本科一批錄取工作中,北京大學堅持綜合評價、多元選材,通過強化自主選拔科學性和有效性,招生組為每位咨詢考生提供一對一、個性化專業填報輔導,專業投放充分滿足學生意愿等舉措,再次實現提檔線上考生專業“零調劑”。這一做法,無疑讓更多的上線考生實現了就讀自己心儀專業的夢想。
高考難,不只是考出好成績不易,考試后按照分值最大化目標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也是一道不小的難題。對考生來說,需要綜合衡量自身分數和排名次序,來挑選和評估自己考上某所大學、某個專業的可能性。而一些高校為了均衡各專業人數,在提檔線上又設置了不同的專業錄取線,很多時候使得考生不得不在心儀的學校和喜歡的專業之間作出選擇。某種程度上講,“服從調劑”既提供了進入某一高校的機會,也設置了可能錯過心儀專業的障礙。因此,不少考生為了就讀某所高校,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挑選自己原本并不喜歡的專業。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應當倍加呵護。對高校招生部門來說,滿足每個上線考生的專業意愿也許并不容易,但取消人為設置的專業線,則是不難辦到的事情。幾分的成績差距反映不出學生真正的學習水平和潛力差距。進入高校提檔線內的考生盡管分數有高低,但基本都達到了就讀該學校的要求,不應再拿分數來硬性改變考生的專業選擇。
不僅如此,高校招生部門應當充分聽取考生意見,即便是在報考人數超過招錄人數的“熱門專業”,也應采取提供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形式,盡量讓考生就讀喜歡的專業,或者與個人興趣特長相接近的專業。服務好每一個上線考生、達成他們的心愿,需要高校招生部門做大量細致的工作。
做好考生的專業選擇需要加強引導。客觀來講,社會上“高分考生不報熱門專業就會吃虧”的想法仍然根深蒂固。要讓考生放下分數,高校招生部門首先不能將專業分成三六九等,甚至區分“冷門”“熱門”,才能鼓勵學生根據喜好和職業規劃來選擇專業。在此過程中,招生部門的有效引導和解疑釋惑,才能讓學生從分數中跳出來。
現實中,一些高校試點本科生入校時不分專業,就讀兩年后再分專業的做法,其有益探索值得肯定。對考生和家長而言,填報志愿也應當做足功課,基于了解和認同來挑選高校和專業,而不僅僅是看分數下菜碟,這樣才能避免入學后的失落。
當然,在現有教育條件下,我們的高考還無法做到完全打破“唯分數論”,但在如何服務考生志愿填報、加強職業規劃方面,仍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從近年來逐步推進的全國統一命題、分數公布后填報志愿等諸多嘗試來看,教育部門的努力可謂有目共睹。但更好發揮高考選拔人才的作用,教育部門和高等院校還應有更加開放的心態和務實舉措,既保障高考的基本公平,又能在保護考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和職業規劃等方面,做更加系統的考量,切實讓廣大考生分有所值、人盡其才。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高考分數 專業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