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供給側改革成效初顯 五大重點任務不斷推進
中新網北京8月2日電 (記者 李金磊)7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自去年提出以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
資料圖。鮑贛生 攝
去產能:上半年鋼鐵去產能1300多萬噸
化解過剩產能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國務院2月初分別發布了關于鋼鐵行業、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鋼鐵和煤炭成為去產能的重點行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原煤、粗鋼產量同比分別下降9.7%和1.1%。在鋼鐵去產能方面,工信部透露,據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鋼鐵去產能的量達到1300多萬噸,是今年目標任務(4500萬噸)的30%左右。
化解過剩產能會造成一部分職工需分流安置。人社部透露,初步統計煤炭系統大約是130萬人,鋼鐵系統是50萬人,即大約共涉及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
為此,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億元獎補資金,主要用于職工安置。工信部副部長馮飛近期在上半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到目前為止28個省區市,包括新疆建設兵團已經把去產能的方案報國務院備案,財政專項獎補資金已經撥付給28個省區市,還包括中央企業。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去庫存: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4個月減少
面對房地產高庫存現狀,官方出臺了差別化的信貸、稅收優惠政策,不限購城市首套房貸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可下調至20%,二套房貸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30%。降低了購買首套房的契稅,對北上廣深外的地區,降低了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契稅等。
而在地方層面,目前,山東、安徽、浙江、重慶、四川、貴州、廣東、湖北等10余個省份出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綜合性方案和專項方案。在明確去庫存目標的同時,各地在方案中也提出了發展租賃市場、降低購房成本等諸多措施,其中,多地提出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并給出了購房補貼等一系列鼓勵性措施。
這些優惠政策和鼓勵性措施,降低了市民和農民的購房成本,刺激了民眾的購房需求,有力促進了房地產庫存的消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3-6月,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4個月減少。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1416萬平方米,比5月末減少753萬平方米。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去杠桿:管控投資者投資風險
在去杠桿方面,擴大直接融資、降低不良貸款率、防范金融風險成為各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的普遍要求。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不少地方購房者的首付款使用了首付貸等樓市配資方式。對此,上海、深圳等多地出臺規定,嚴禁互聯網金融企業、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首付貸、眾籌購房、過橋貸等金融杠桿配資業務。
最近,新版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被媒體披露,《征求意見稿》要求對銀行理財業務分類管理,禁止發行分級產品,還對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方向進行了嚴格限定。
一系列去杠桿措施影響著各類投資主體。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8%,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
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降成本:社保降費增加職工到手現金
上半年,降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近期透露,在養老保險降低費率方面,有21個省市符合條件,目前有17個省已經出臺了方案。在失業保險方面,已有22個省份出臺實施辦法。
“這次降低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和失業保險費率效果應該說還是非常明顯。據我們測算,僅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就能夠降低企業成本約380億,失業保險部分能夠降低企業成本約300億。”李忠說。
此外,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下調也開始落地。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有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寧夏、青海、重慶等地出臺了階段性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的具體辦法。各地均明確了繳存比例最高不得超過12%的“天花板”。
社保降費除了給企業減負外,也會影響職工的工資待遇。中新網記者注意到,在失業保險方面,湖北、河南、廣西、天津、重慶等一些地區還降低了個人繳費比例,這意味著,這些地方的企業職工拿到手的工資有望變多一些。
此外,下調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雖然公積金個人賬戶的收入會受到影響,但職工拿到手的現金也有望增加。在天津某銀行工作的朱先生向中新網記者證實,從5月起,自己的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由15%下調到了12%,雖然公積金總體上少了,但每月拿到手的工資多了200多元。
資料圖。楊艷敏 攝
補短板:民眾享受更好公共服務
各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方案中,對于本地區的薄弱環節,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補齊短板的目標和措施。如,貴州提出,補齊脫貧攻堅短板、基礎設施短板、教育醫療事業短板。在脫貧攻堅方面,貴州提出,徹底解決現行標準下493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完成130萬農村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
補齊短板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財政部發布的信息顯示,2016年,中央財政大幅度增加財政扶貧資金投入規模,預算安排中央財政扶貧資金補助地方部分660.95億元,比上年增長43.4%。截至目前,2016年中央財政扶貧資金補助地方部分已全部撥付地方。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薄弱領域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6.7%和22.5%,分別快于全部投資17.7和13.5個百分點。
薄弱領域的改善,民生短板的補齊,將讓民眾受益,能夠享受更好的公共設施等基本公共服務。(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成效初顯 五大重點任務 不斷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