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PPP如何才能成為民資“香餑餑”
擴大民間投資,一個重要途徑是推廣PPP項目。
記者近日獲悉,截至6月末,全國PPP入庫項目前五位,分別是貴州、山東、新疆、四川和河南。
然而,政府與民間資本的“戀愛”并非一帆風順。
激發民資參與PPP項目熱情,有多少門檻需要跨越?
隱形門檻高,公私合營中公多私少
湖北十堰市北環路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現場,管廊主體的一段已雛形初顯。該廊體大小兩艙相連,其中較大的一個艙可供小轎車通行。
十堰是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今年,中建股份聯合體中標十堰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合同額35.5億元。十堰市人民政府與中建股份共同出資組建PPP項目公司,負責管廊融資、建設、運營等全周期管理。“PPP項目,政府可減輕債務負擔,也可讓專業人做專業事。”十堰市發改委相關人士介紹。
PPP項目是擴大民間投資的重要抓手。2014年7月,湖北首次推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95個示范項目;2015年,集中發布235個PPP項目,總投資約3700億元。
但是,PPP項目火熱發展的背后,卻不得不承認:在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上,仍以“公公合營”為主,政府更青睞國企,民企遭受冷遇。
“有的地方PPP項目招投標,直接宣稱優先考慮國企。”湖北一位民營企業負責人吐槽,PPP項目招投標設置各種壁壘和門檻,讓民營企業沒法參與。他參與投標的一個PPP項目中,明確提到“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
截至6月末,全國PPP入庫項目9285個,總投資額10.6萬億元。其中,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片區開發3個行業項目數和投資額居前三位。
“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橋梁等占大頭,規模比較大,基本只有央企扛得住,民企規模小,承擔風險較高。”不少地方政府官員往往這么認為。
信用風險大,讓民企“不感冒”
湖北黃石一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已進入實施方案階段。項目負責人說,去年至今,已和50多家企業進行交流磋商,但能合作的少之又少。“期限太長,企業不愿意做。”該負責人無奈地說。
企業為何“不感冒”?PPP研究專家、清華大學教授王守清分析,企業擔心的是地方政府的信用風險。
湖北一位企業家直言:“PPP,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最后這一個P(Partnership,合作)。合同周期那么長,沒有融洽共贏的合作,也沒用!”
對此,安徽省的做法值得借鑒。
為撬動民間投資,推廣PPP項目,2015年,安徽省將民營經濟提升列為重點工程之一,并設立總規模800億元至10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對于民間資本投資,按照“非禁即準”的原則,全面放開投資領域,改變不少地方PPP項目只是少部分行業向民資開放的局面。
截至去年底,安徽已有265個PPP項目被納入國家項目庫,投資2743億元,入選國家項目個數和投資額均居全國前列。
開門有錢賺,民企才敢大膽投怎樣才能打消民營企業顧慮?看起來很美的PPP模式,如何才能真正成為民間資本的“香餑餑”?
然而,一些地方推出的PPP項目清單,幾乎都是收益率極低的公益、準公益類項目,讓民營企業很難有“胃口”。
“很多地方認識局限在緩解債務壓力上,將PPP項目當作甩包袱,其實民營企業對收益更為敏感,不賺錢的項目是不會去碰的。”湖北一位民營企業負責人坦言。
“要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在PPP項目中的關鍵作用,合理確定價格收費標準、運營年限,保障民間投資者合理的收益。”王守清表示,就像婚姻一樣,政府和民間資本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準備。因為PPP項目提供公共產品,最后是老百姓來使用,一旦出現問題,需要雙方共同承擔。記者吳浩通訊員周新穎
>>鏈接
江西財政2500萬元支持PPP
【記者江叢干實習生苗笛南昌報道】從江西省財政廳獲悉,江西決定從今年開始,省財政安排2500萬元,對PPP項目給予獎勵。
據介紹,此獎勵旨在加快PPP項目的實施進度,提高項目操作的規范性,保障項目實施質量。獎勵按照新引入社會資本金的金額給予實施地政府或省直部門一次性獎勵。具體標準為: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項目獎勵50萬元;1億元以上的每增加1億元再獎勵30萬元;單個項目獎勵額不超過500萬元。對年度內投入的資本金未達到獎勵標準,可跨年度累計申報;對已獎勵的資本金不重復獎勵。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PPP 民間資本 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