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中核瑞能: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環境影響安全可控
原標題: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環境影響安全可控
記者獨家獲悉項目正按要求進行多廠址科學比選
本報記者 陳 瑜
近日有消息稱,耗資上千億的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有可能落戶江蘇連云港,引發輿論關注。中核瑞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薛維明9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2013年以來,該項目開展了大量前期工作,目前正按照國家核項目要求,對全國多個廠址進行比選。廠址的最終確定將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經地方政府同意,最終由國家決策。
所謂核循環,是將反應堆“燃燒”過的核燃料(即乏燃料)進行化學處理,除去其中的裂變產物,提取鈾、钚材料,再入反應堆使用的過程。它是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是核能第二步——“后處理+快堆”的多次核循環系統關鍵環節,也是提高核電經濟性、確保核能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核循環項目選址將縝密考慮地震地質、巖基、洪水、以及外部人為事件等各種因素。”薛維明強調說,“我們的選址工作一直堅持科學論證、充分溝通、謹慎決策的原則。”
據了解,國際上對乏燃料處理有兩種通行處理方法:一種是“一次通過”,也可稱作開式核燃料循環,即燃料在核電站反應堆內燃燒完后經包裝后直接處置;另一種則是對乏燃料進行后處理,回收其中的鈾和钚,再加工成燃料組件再利用,稱為閉式核燃料循環。上世紀80年代,我國已堅定地提出了核能發展“三步走”(即壓水堆——快堆——聚變堆)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并確定了核燃料閉式循環戰略。
核循環項目是中法兩國加強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重要內容。薛維明介紹,核燃料后處理技術是一項高、精、尖的復雜技術。后處理廠投資巨大、建設周期長,世界上擁有后處理工廠的國家并不多。
薛維明說,中法兩國核工業發展都堅持核燃料閉式循環戰略,法國在核燃料循環設施的設計與運營方面有45年的經驗。核循環項目將引進法國核循環技術,由法國承擔總體技術責任,中方負責建設,將充分借鑒阿格核循環廠的工業實踐經驗,安全運行管理及相關保障貫穿項目全壽期,項目建成后將用于處理國內核電站使用后的燃料。
為使周圍區域的土壤、地表水和空氣中的放射性活度保持極低的水平,該項目將按法規要求,對所有放射性物質進行集中管理和處理。薛維明同時強調,核循環項目的輻射劑量非常低,對環境與周圍居民影響安全可控。此外,乏燃料的運輸有一套嚴密的管理體系,按照《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相關的規定,運輸之前需要報批,需對路線、時間、物品的質量、應急措施等提出非常明確的計劃。
他同時表示,核循環項目是一項投資巨大、技術密集、涉及領域廣的系統性工程,能夠促進地方產業結構升級,為當地社會經濟綠色發展作出貢獻。
中核瑞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核電站乏燃料再循環產業的專業化公司,負責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的選址、立項以及中法合作談判等前期工作。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中核瑞能 中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