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二屆十七次常委會議 全國政協十二屆十七次常委會議
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
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4. 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是人民的文藝,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牢固樹立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自覺以最廣大人民為服務對象和表現主體,在人民生產生活中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生動展現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進程,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歌頌光明、抒發理想,鞭撻丑惡、抵制低俗,給人民信心和力量。緊跟時代發展,把握人民對文藝作品質量、品位、風格等的期盼,創作生產更多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推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
5.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生活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衣食父母。大力倡導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虛心向人民學習、向實踐學習,不斷進行生活的積累和藝術的提煉。制定支持文藝工作者長期深入生活的經濟政策,健全長效保障機制,為他們蹲點生活、掛職鍛煉、采風創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成果展示平臺。完善激勵機制,把深入生活納入文藝單位目標管理和領導班子業績考核,作為文藝工作者業務考核、職稱評定、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發揮知名作家藝術家的帶頭作用,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文藝界蔚然成風。
6. 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堅持重心下移,把各種文藝惠民措施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推行菜單式服務,以實效為標準,提升質量和水平。創新形式、持續開展“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心連心”、文化藝術志愿服務、農村電影放映、全民閱讀等活動,深入推進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創建活動。組織實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程,發揮農家書屋、社區書屋效用,落實鄉鎮文化站職能,在編制總量內健全社區文化中心專兼職崗位,落實國家規定的工資待遇政策。促進“送文化”與群眾需求有效對接,加大政府對面向基層文藝產品和服務的購買力度。建立“結對子、種文化”工作機制,組織專業文藝工作者到基層教、學、幫、帶。實施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計劃,鼓勵藝術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
7. 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繁榮群眾文藝。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使蘊藏于群眾中的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制定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健全群眾文藝工作網絡,發揮好基層文聯、作協、文化館(站)、群藝館在群眾文藝創作中的引領作用,壯大民間文藝力量。完善群眾文藝扶持機制,扶持引導業余文藝社團、民營劇團、演出隊、老年大學以及青少年文藝群體、網絡文藝社群、社區和企業文藝骨干、鄉土文化能人等廣泛開展創作活動,創新載體形式,展示群眾文藝創作優秀成果。提高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網絡文化建設水平,培育積極健康、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態,引導群眾在參與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普及文藝知識,培養文藝愛好,提高全民文化素養。鼓勵群眾文藝與旅游、體育等相關產業相結合。
8. 建立經得起人民檢驗的評價標準。評價文藝作品,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相統一,絕不讓文藝成為市場的奴隸。建立健全反映文藝作品質量的綜合評價體系,完善影視劇、文藝演出、美術和文藝類出版物等創作生產出版的立項、采購、評審標準,完善文藝作品推介傳播等環節的評估標準,把票房收入、收視率、收聽率、點擊率、發行量等量化指標,與專家評價和群眾認可統一起來,推動文藝健康發展。把服務群眾和引領群眾結合起來,既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又加強引導、克服浮躁,講品位、講格調,堅決抵制趨利媚俗之風。
編輯:薛鑫
關鍵詞: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 社會主義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