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孝老假"咋落實 如何讓"假"落到實處?
漫畫:朱慧卿
日前,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北京市“十三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規劃指出,鼓勵用人單位給予員工在其老年長輩生日、老年節以及需要康復服務、臨終關懷服務支持時探親休假。近些年,“痛經假”“兩天半假”等各種假期福利不斷推出,但很多都陷入難以落實的尷尬。如何讓各種“假”落到實處,引發廣泛討論。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6%的受訪者覺得“孝老假”有必要,但84.3%的受訪者擔心“孝老假”難以落實。讓假期真正成為員工福利,57.5%的受訪者建議保障帶薪休假。
72. 6%受訪者覺得“孝老假”有必要
調查顯示,72.6%的受訪者覺得“孝老假”有必要,14.9%的受訪者覺得沒必要,12.5%的受訪者感到不好說。
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徐橋介紹,她每年的帶薪年假只有8天,“我的戶口不在北京,回老家辦個手續,來回兩三天就沒了,帶薪年假都用來處理自己的事情了,想勻出來陪陪父母,根本不可能。”徐橋說,自從上大學后,她從來沒給父母過過生日。
對于當下多地鼓勵休“孝老假”,66.2%的受訪者認為便于孝敬老人,非常有必要,65.7%的受訪者覺得有政策鼓勵是好事,55.9%的受訪者擔心成“紙上福利”,7.9%的受訪者感覺沒必要,影響工作。
京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星水說,上班族工作壓力很大,社會應酬多,經常加班加點,很多家庭又是獨生子女,一些老人一年到頭只有春節能夠見到孩子,“‘孝老假’能施行肯定是好事”。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文釗說,政策倡導休假,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一方面,這表明了政府支持年輕人用實際行動孝敬老人,起到倡導作用。有條件實施休假政策的單位會把‘尊老’當成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整個社會還是有實施的契機的。這些假期對于傳統文化的復興,促進人們觀念改變、培養良好品質等都是有意義的”。
徐橋說,一些在政府機構上班的同學,基本能夠保證每年20來天的探親假,但這對她們來說根本不可能,“我現在最希望的是少加班,回到家后還有精力跟父母視頻、聊天”。
調查中,84.3%的受訪者擔心“孝老假”的落實情況,其中32.6%的受訪者非常擔心。
57. 5%受訪者建議保障帶薪休假
“孝老假”有假難休,調查中,59.5%的受訪者認為是缺乏實施細則,51.8%的受訪者認為是企業鉆空子,51.2%的受訪者覺得法律約束力不夠,43.1%的受訪者認為企業只關注自身利益,35.9%的受訪者認為假期規定太長不現實,34.7%的受訪者指出企業用工成本難降,25.1%的受訪者認為員工企業關系不對等。
張星水說,用人單位追求的是工作效率、紀律,對員工要求很嚴,很多企業完不成工作指標會扣獎金,更不用說落實假期福利。如果假期只是倡導,沒有實施細則,沒有規范的參照標準,必然難以落實。
讓這些假期真正成為員工福利,57.5%的受訪者建議保障帶薪休假,55.2%的受訪者建議相關保障措施與休假政策“齊頭并進”,51.1%的受訪者認為應給予相關企業政策優惠或財稅減免以作激勵,49.5%的受訪者提議引導用人單位轉變思想,44.0%的受訪者建議制定靈活變通的休假制度,31.3%的受訪者認為應及時出臺相關細則促進落實。
李文釗認為,隨著休假政策的實施,慢慢會形成一種社會氛圍。比如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以前大家不認為要在一起過節,但是當傳統節日成為法定節假日,現代商家把節日氛圍烘托起來,慢慢就形成了一種民俗。“‘孝老假’也是這樣,很多人本身就期望這樣去做,當越來越多人這樣做的時候,多數人就會感染少數人”。
李文釗說,對于部分放假有困難的企業,需要加強引導,認識到假期對企業效益的正面意義。
對于帶薪休假難,張星水認為,應該上升到法律層面,從法律上強化。“可以先地方立法,比如先在北京市立法推廣,再普及到其他城市和地區”。
受訪者中,33.1%的受訪者工作單位是私企,21.0%的受訪者在國企工作,18.2%的受訪者屬于事業單位,13.2%的受訪者在外企就職,政府機關人員占比5.3%,個體戶為4.6%,1.8%的受訪者沒工作,已退休人員占1.2%。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孝老假" 落實 如何 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