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絲綢之路——從寫實到寫意楊曉陽美術作品展”在京開幕
10月17日,“絲綢之路——從寫實到寫意楊曉陽美術作品展”新聞發布會在中國國家畫院召開。此次“絲綢之路”美術作品展覽將于 10月27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是楊曉陽首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大型展覽,楊曉陽稱這是他的專題展而非回顧展。
《苦水社火》2016年
楊曉陽
31米水墨長卷《社火》首次亮相
此次展覽是楊曉陽堅持“絲綢之路”主題創作多年來的專題展,分為4個單元,展出了其絲綢之路題材的作品350件,包括速寫(寫生)260件、主題創作20件、重彩畫30件、水墨畫40件,作品多角度闡釋了絲綢之路的文化意涵,展現了他嚴肅、認真的探索精神,堅實全面的繪畫功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術館中央圓廳展出的31米水墨長卷《社火》,是楊曉陽2016年的新作,創作歷時一年半,描繪的是甘肅傳統社火的盛況。這幅作品問世前,構思勾勒的黑白稿、草圖、線描稿一共有11稿,且每一幅都比較完整,此次展覽上,也有部分手稿展出。在開幕式致辭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認為,楊曉陽先生的藝術成就應該歸功為四位老師,一是他出生家庭深厚的家學底蘊;二是劉文西、王子云等一代大家的培養;三是黃土高原那片渾厚土地的培養;四是豐富的社會實踐與工作的經歷。陜西省美協主席王西京則認為,作為藝術家的楊曉陽和作為院長的楊曉陽都是當下中國美術界的代表,“美術界需要的人才是既能夠畫好畫,又具有領導才能,同時還具有奉獻精神的人才,楊曉陽就是其中之一。”
在致感謝辭時,楊曉陽表示,從1985年開始,他與絲綢之路結下了不解之緣。30多年的探索中,他逐漸意識到,中華文明的文脈中,核心的哲學問題就是“陰陽”,“陰陽”即是黑白,他自己在經歷了30多年后逐漸從重彩轉換到水墨,使他的境界得到了提升,“一位理論家評價我的創作契合了 起承轉合 的規律——從寫生、深入生活 起 , 承 的是主題繪畫創作, 轉 的是重彩畫,最后 合 的是天人合一的水墨畫。我以這個展覽向大家匯報,希望能夠為絲綢之路工程做一份貢獻,為中國國家畫院的創作和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添磚加瓦。”
絲綢之路局部
楊曉陽作品是絲綢之路文化產物
當日下午,“絲綢之路——從寫實到寫意楊曉陽美術作品展”的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中國美術館研究館員劉曦林等美術理論家、美術家圍繞“大寫意”“絲綢之路”“知識分子藝術家”等關鍵詞展開了討論。
對楊曉陽自身而言,持續于絲綢之路題材深耕拓展的過程中,他的繪畫技法也從對中國傳統的繼承轉為中西結合,從寫實轉向了寫意。楊曉陽關于絲綢之路主題的創作始自1985年,他騎自行車從西安出發,沿絲綢之路到達新疆,大量考察、寫生、記錄,感受絲路沿途的今昔,創作了大量表現絲路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的作品。美術理論家張曉凌說:“楊曉陽的為人、作品、藝術觀皆可視作絲綢之路文化的產物。絲綢之路對他是全部。”
理論界認為,多年來在藝術求索的道路上,楊曉陽對于藝術創作的理論思考自成體系。從“大美術”“大美院”“大寫意”到“大美為真的寫意精神”,從“器道并重、一人一品”到“形、神、道、教、無”的“五字箴言”和“題材模糊化、意義多元化、章法多維化、用筆書寫化、造型意象化”的“五化”創作方式,其對于當代美術創作的理論構建具有著切實的現實意義。不管是其早期作品在語言上的繁復性和深度刻劃,還是近二十年來日趨簡潔化和寫意化,楊曉陽的主題性創作都表現出在充分發揮形式語言作用的同時突出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挖掘主題內涵、強調作品形式美感的特征,從而使其作品形成不同的語言形式與不同題材之間的統一與和諧。因此,他的作品總是在章法布局上呈現出多樣性和豐富性,而這種對章法布局的重視又帶來其作品結構上的嚴謹和清晰,所以其主體性創作的作品不僅將理性與感性有機結合在一起,而且具有很強的研究性。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1月6日。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絲綢之路 寫實 寫意 楊曉陽 美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