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吳文彥:融合教育是殘疾孩子融入社會的基本渠道
最近,一個中國的唐氏綜合征寶寶成了“網絡紅人”。她4歲多了,一直不會說話,呆滯木訥。今年1月她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后,得到了悉心的照顧,4個哥哥姐姐成了她的好伙伴,媽媽每天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送到幼兒園與其他孩子一起游戲玩耍,她變成了一個愛美愛笑的時尚小姑娘。鏡頭前她明媚的笑臉打動了全世界!
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讓同一個孩子在短短半年時間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是環境!孩子生活成長的環境,是變化的根本原因。在美國她完全融入了一個開放自由平等接納的環境,不認為自己與他人有什么不同,其他人也沒有對她另眼看待。源于內心的自信讓她的笑容燦爛動人。
而長期以來,我國的宣傳、政策導向和社會教育多是傾向于認為殘疾人是特殊人群,他們需要特殊的成長環境。他們學齡前被深藏于家庭,秘不示人,從學齡起他們就被集中到特殊教育學校,在封閉的環境里接受特殊教育。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成長環境使孩子缺少與同齡孩子交往的機會,缺少同伴玩耍交流,缺少同齡人的認同,內心封閉,了解社會的視野受到局限,潛能難于被發現。他們成年以后往往在社交、就業等方面存在很多障礙,這是極不利于他們成長的。
總結分析國際國內經驗教訓,我們認為“融合”是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突破點。融合應該從教育開始。但是目前我國在很多地方,殘疾孩子入園難、入學難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老師不知道殘疾孩子應該怎么照顧、怎么培養,有畏難情緒;很多學校出于安全考慮也不愿或不敢接收殘疾孩子。有的殘疾孩子的家長不敢把孩子送到學校,怕受欺負;有的家長不愿意接受殘疾兒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
融合教育是最基礎的融合,是殘疾人走向社會并最終融入社會的起步渠道,是每個人從孩提時期就應接受的生命教育的必經之路。融合教育是在不受歧視的前提下,盡可能讓所有的殘疾孩子在普通學校就讀,學校應該使包括但不限于殘疾兒童在內的具有不同學習風格、不同學習能力的孩子,都得到適合的教育。
兒童眼中的伙伴原本沒有殘健之別,對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接納和包容、關心和幫助是順其自然的日常行為。殘疾現象可以讓孩子們從小就認識到生命是多種形態的,而每一種形態都可以完美無瑕。在實踐中,人大附中的孩子們說:“與殘疾同學在一起,我覺得不是我幫助他,而是他在教育我。他讓我知道,我應該怎樣對待我的伙伴,怎樣對待我所擁有的一切,怎樣面對挑戰,戰勝困難,實現更加完美的自我!”
融合教育是系統工程,需要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挖掘每個學生的個人能力特長和精神特質為教育目的的教育教學觀。從這個角度看,學生沒有殘健之分,教師并無普特之別。特殊教育的方法是所有師資培養過程中的必修課,是從教必須學習、掌握的技能,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殘疾學生沒有老師、老師不懂怎么接觸殘疾孩子的問題,也解決了長期呼吁卻無解的特教老師待遇低、沒出路、沒前途的問題。對殘疾孩子也要有一套評估體系,對每個孩子的認知能力、行為能力等做出評估,確定科學的康復和培養方案,做到一人一案,精準施教。
融合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長、學校、教育者、教育管理者、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共同建設。接收殘疾學生的學校應該設立資源教室,為有需求的孩子提供支持。資源教室是集教材、專業圖書以及學具、教具、康復技術和輔助器具等于一體的專用教室,可為各種有需求的學生,包括身體健康的孩子提供心理輔導、個別化教育計劃、康復訓練等多種服務。心理輔導師、康復指導師、語言治療師和社工等相關人員,不一定是學校老師,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社會化方式解決。他們可以為有需求的孩子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康復訓練等服務,實現醫教結合、醫康結合、社教結合。
殘疾是人類多樣性的自然表現,殘疾學生也是普通學生多樣性的自然組成。只要我們在制度設計上有正確的方向,殘疾兒童接受平等教育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多,接受的教育就會越來越適合他成長的需要。堅持發展融合教育,盡最大可能讓殘疾兒童和其他孩子坐在同一間教室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為他們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要在整體環境和功能的改善上,為殘疾人接受融合教育、順利融入社會創造條件。我們相信,隨著社會認識的提高以及科技的發展、輔助器具的進步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殘疾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學習的障礙會越來越少,殘疾人全面融入社會的障礙會越來越少。融合教育將迎來更大的舞臺。我們呼吁所有的學校向殘疾孩子敞開大門,維護和保障憲法賦予殘疾兒童應有的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
(作者系北京市政協常委、民進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殘聯執行理事會理事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吳文彥 融合教育 殘疾孩子 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