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自身建設 自身建設
民進福建省委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小記
在學習實踐中釋放正能量
發揮優勢 讓榜樣引路
“高老師,同樣的料同樣的種子,平排的苗,為什么有的田長得菇蕾好,有的就不長?”
“原因有二:一是不同段的田肥力不一樣;二是干濕度不一樣。同一坵田的不同角度長得竹蓀都有不同。
“高老師,你看圖片里我種的竹蓀情況怎么樣?”
“畦溝要保持存水,溝土要濕潤。”
在一個叫做“竹蓀服務中心—我的工作室”手機軟件界面,高允旺興致勃勃地向大家展示他在網上的辦公平臺。小小的屏幕上,顯示了來自各地種植竹蓀的農戶發來的圖片和提問的問題,下面是高允旺的回復。“我畢竟去不了太多的地方,有了這個平臺就方便多了。”高允旺笑著說。
今年54歲的高允旺是順昌縣大歷鎮經管站一名普通的干部,民進福建省委科技醫衛委員會委員,南平市順昌縣科技特派員,高級農經濟師,順昌縣政協委員。2001年,他開始在自家田地里試種竹蓀,自稱“半路出道的土專家”。經過不斷學習和自主創新,總結歸納出“三增大、建堆發酵”竹蓀高產栽培技術,創下了畝產100公斤的高產紀錄。為了把發展林下經濟與生態保護緊密結合,高允旺率先研發林下栽培竹蓀,獲得成功,并研發出利用竹屑替代木屑生態栽培竹蓀新技術。而他也通過免費傳授技術,讓周圍縣區很多貧困農戶都靠他的新技術種植竹蓀鼓起了腰包。
高允旺是民進福建省委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骨干會員力量帶動脫貧的一個典型。從2011年開始,民進福建省委積極參與貴州畢節實驗區建設以及助推政和縣、幫扶霞浦縣等活動。立足文化教育出版的界別優勢,發揮民進會員的帶頭作用,從傳統的教育、文化、衛生幫扶拓展到對產業、項目、人才的支持,提高了幫扶的精準度,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增添了助力。
創建載體 營造好環境
當各地的學習實踐活動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民進福建省委也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如何讓活動的精神更廣泛的傳播,做到不虛不空?
借助民進成立70周年暨福建民進成立30周年會慶的契機,民進福建省委發揮地域文化優勢,著力打造了冰心文學館、冰心故居、鄭振鐸紀念館等12個教育基地,不定期組織廣大會員到基地開展現場教學,為實踐活動營造了學有模范、行有基地的良好環境。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學習宣傳民進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光榮歷史和民進前輩的優良傳統。
社會服務是民主黨派履職實踐的重要工作。民進福建省委專門搭建了“微公益”社會服務平臺,引導廣大會員根據自身實際和專長,開展了“書香彩虹”、“萬條圍巾送溫暖”、“星空助學”等微公益主題活動,直接受益群眾近萬人次。這也為了解社情民意、撰寫提案提供了素材來源渠道。民進會員通過深入了解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將發現的問題轉化為參政議政的課題,目前已確立并啟動的課題包括“職業教育助推精準扶貧”、“重建朱子書院,弘揚朱子文化”等年度重點調研課題,調研中形成意見建議部分已轉化成為政協大會發言或提案。
民進福建省委主委張帆表示,近年來,民進福建省委緊緊圍繞學習實踐活動主線和年度主題,以“我身邊的先進”巡回宣講為重要抓手,拓展活動平臺載體,創新內容形式,突出主題特色,各級組織都加強了自身建設,最廣泛的凝聚了共識,提升了履職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年是民進市級組織的換屆年,民進福建省委將繼續推動學習實踐活動持續深入開展,釋放集聚的正能量,夯實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為建設新福建作出新貢獻。
編輯:韓靜
關鍵詞:民進 活動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