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應對“城市病”致力“最健康”,全球百位市長如何出招?
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垃圾圍城……城市化往往和“城市病”相伴相生,如何應對人口聚集城市發展帶來的健康挑戰?如何促進人和環境的和諧相處?正在上海召開的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上,全球百位市長分享各自在健康城市建設領域的舉措和效果,達成“建設我們能力所及的最健康城市”共識。
越來越多的城市在城市建設和規劃中引入健康理念,通過市容環境和公共空間的改變促進健康。奧地利馬爾尼茨市副市長埃爾文·特拉斯卡拉說:“清潔的空氣,純凈的水,我們要打造奧地利環境最好的城市。”俄羅斯聯邦莫斯科副市長佩恰特尼科夫介紹說,在過去的十年間,莫斯科市開放了超過100個新公園,增加城市特別是市中心的綠化,并在道路設計和改造中增加更多的人行道路。
“在昆士蘭州,我們有最漂亮的海灘,人們特別是孩子們可以去那里散步或者跑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副州長杰姬·特拉德表示。
中國城市市長也在因地制宜致力城市環境建設。“通過對生態的修復和對三廢的治理,攀枝花已從礦產污染城市變為山綠、天藍、水凈的陽光花城。”攀枝花市市長李建勤說。
讓健康產品和服務更好地惠及人人,通過健康教育等改變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成為城市抵御老齡化、慢性病的有效手段。2014年,處于“超老齡化”的日本橫濱市開啟了“走路積分”項目,鼓勵市民每天增加步行,副市長渡邊巧教表示,去年評估發現90%的人比以前走路多了,60%過去完全不鍛煉的市民開始進行鍛煉,“我們致力于提高健康期望壽命,成為最長壽的城市。”
日本大和市開展護士、營養師對糖尿病和營養不良患者的家訪活動,市長大木悟說:“通過郵件和打電話讓這些患者來進行體檢是不夠的,所以我們派護士和營養師到家里去訪問,面對面進行交流,形成報告,幫助他們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項目取得了很大成功。”
奧地利馬爾尼茨市副市長埃爾文·特拉斯卡拉介紹說:“為了促使市民多步行,少吸煙、少喝酒,我們組織了俱樂部,鼓勵居民之間進行競爭,改變膳食結構等。”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應勇表示,上海依托社區、企業、學校等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傳授預防保健技能,引導市民合理膳食,合理用藥,戒煙限酒,積極健身,全市已有2.6萬個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直接參與市民達到44萬人。
快節奏高速發展的城市往往帶來焦慮、抑郁等一系列精神疾患的高發,愛爾蘭的科克市致力提升市民的心理健康,通過跨部門合作等方式,改變高風險人群的行為、增強他們的技能。市長戴斯·卡赫爾說,“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組織建造小組、游泳小組、母嬰小組等,通過創意活動增強心理支持,促進患者長期恢復。”
最新發布的《健康城市上海共識》提出,從治理污染、消除歧視、促進可持續的城市交通等10個領域推進健康城市建設行動,規劃健康城市治理路線圖。與會市長承諾遵守健康城市治理五大原則:將健康作為所有政策的優先考慮;改善社會、經濟、環境等所有健康決定因素;促進社區積極參與;推動衛生和社會服務公平化;開展城市生活、疾病負擔和健康決定因素的監測與評估。
建立無煙環境,通過立法保證室內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無煙等。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副州長杰姬·特拉德表示,昆士蘭州過去15年中,煙民從30%降到15%,更重要是年輕人的吸煙率降低到6%以下。菲律賓巴朗牙市在去年3月份開展了創吉尼斯記錄的活動,約16200名學生通過跳舞的方式宣傳禁煙,市長弗郎西斯·加西亞說,“我們賦予煙草非常負面的形象,并對公共場所吸煙行為進行處罰。”
建設可持續和健康的城市成為各國市長們的共識。“要使用各種數據,發揮各種力量,制訂健康促進的措施和政策,努力建設一個健康的城市。”日本橫濱市副市長渡邊巧教說。
編輯:趙彥
關鍵詞:城市病 應對方法 健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