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新曙光新曙光
1963年朱德的404元月薪都花哪兒了?
【去世后,2萬多元積蓄成為爺爺最后一次黨費】
1937年,八路軍在山西平型關獲得大捷。當年,朱德接待了許多慕名來訪的國內外人士,其中就有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之后,朱德與史沫特萊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史沫特萊回國后,寫有《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一書,1950年逝世前她曾留下遺囑,要將稿費轉交給朱德。國外有關機構將這筆稿費交給了中國駐德國大使館。
“1958年2月,爺爺接到中國駐德國使館關于如何處理此款的請示,爺爺說:‘買自然冶金科學新書、化學新書寄回!’大使館便用這筆稿費購買了大量國外最新科技書籍,全部分給各大圖書館和有關科研單位。從新中國成立,到爺爺去世,爺爺省吃儉用共積蓄了2萬多元錢。在他去世后,奶奶讓我協助她給中央辦公廳汪東興主任寫了一封信,按照爺爺的囑咐,將這些錢作為爺爺的最后一次黨費全部交給了黨組織。”
“爺爺雖然沒有給兒女子孫留下什么財產,但他給我們留下了比什么都寶貴的精神財富。”朱和平說。
康克清(左)和家人在一起
【康克清:他雖是個軍長,卻又和藹可親】
朱德的第一位夫人肖菊芳,是朱和平父親的生母,于1912年秋天在昆明和朱德成親。1916年,朱德參加蔡鍔將軍發動的討袁護國戰爭,進軍四川,駐守瀘州。戰事穩定后,肖菊芳從云南來到瀘州,由于是懷孕之身,坐轎子走過了這段漫漫長路。到瀘州后,肖菊芳為朱德生下了一個男孩,就是朱和平的父親朱琦。
不久,肖菊芳得了類似赤痢一類的奇異熱病,撒手人寰。為此,朱德非常悲痛,寫下了“舉案齊眉,頗自詡人間佳偶,離塵一笑,料乃是天上仙姝”的挽聯。朱德一生曾寫下了600首詩詞,其中有一組“悼亡七首”,是當年專為肖菊芳寫的,這也是朱德鮮有的抒發內心感情的詩詞。
最后陪伴朱德的是妻子康克清,康克清告訴朱和平,他們是在1929年認識的,當時朱德已經是軍長,她自己覺得“差距實在太大了”。
后來朱德給康克清講他自己的家庭和經歷:“起先,我不想聽,但是他那緩慢沉著的話語,他那動人的經歷漸漸吸引了我。我像聽故事一樣對他的經歷感到有興趣,不知不覺產生了想了解他的愿望,對他產生了新的感覺,認識到了他的許多長處。他雖是個軍長,卻又和藹可親,他擔負重任,卻又像個士兵,同他在一起,自己有種平等的感覺,雖說他比自己要大二十多歲,卻是個難得的好人!”隨后,康克清與朱德在長汀辛耕別墅結了婚。
【想幫老母親卻只能向好友借200元】
抗戰期間,朱德作為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八路軍總司令,和普通士兵過著同樣的生活。他在給家人的一封信中說:“我們的軍隊是一律平等待遇,我與戰士同甘共苦已幾十年,愉快非常……我為了保持軍隊的良規,從來沒有要過一文錢,任何閑散人來,公家及我均難招待。”
當他從自己的外甥許明揚口中得知他的兩位母親(生母和養母)都健在,已過80高齡,四川老家正值荒年難以度日時,心中萬分焦慮,無奈之中,只能寫信給他川中好友戴與齡(朱德當護國軍旅長時手下的副官)借款200元錢寄到家中,并告知:“我十數年實無一錢,將來亦如此。……此款我亦不能還你,請你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復我。”戴與齡接信后才知道,朱德連救助老母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內心感動不已。當即籌足200元錢,送到朱德的老家。
1944年2月15日,朱和平的老奶奶朱鐘氏(86歲)離世,朱德非常悲痛,為了表示悼念,他一個多月沒有剃須,并寫下了《母親的回憶》一文,在《解放日報》發表。
朱德講述:“我應該感謝母親,她鼓勵我以后走上這條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
【為領袖的母親開追悼會,黨史上唯一一次】
4月10日,延安各界1000多人為朱德母親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為領袖的母親開追悼會,這在我們黨歷史上是唯一的一次。毛主席送的挽聯為:“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中共中央送的挽聯上寫的是:“八路功勛大孝為國,一生勞動吾黨之光。”
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記者采訪朱德的時候問他:“你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什么?”朱德說:“我沒能侍奉老母,在她離開人間時,我沒有端一碗水給她喝。”朱德雖然沒有像常人那樣侍奉自己的母親,但他卻用另一種方式盡到了孝心。他說:“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編輯:曾珂
關鍵詞:朱德 朱德誕辰130周年 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