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做優做強中國特色國有銀行
習近平同志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有銀行是國有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金融體系的“定海神針”,理應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為此,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國有銀行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努力做優做強中國特色國有銀行。
強化黨建引領。習近平同志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國有銀行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強化黨建引領,以黨建明方向、理思路、聚力量。把強化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統一起來,落實“一崗雙責”、明確“兩個責任”,把黨建融入經營管理、隊伍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全過程,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重點任務、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創新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雙百分考核、紀委書記專職化等制度安排,從機制上保證黨建工作與業務經營相互促進;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活躍基層黨組織生活。通過這些舉措,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工群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推動黨的方針政策在國有銀行落地生根。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辦好國有銀行,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從產品、流程、制度等方面創新融資模式。強化戰略協同、資源整合,重點協調好銀行與社會、傳統與新興、當期與長遠的關系。大力發展綠色金融,以資本節約、質量改善、效益提升為核心,構建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實施金融“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不斷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擴大金融服務渠道,提供更加便利的普惠金融服務。
服務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銀行應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當前,應重點圍繞“三去一降一補”,提高金融供給結構對實體經濟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大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堅決退出“兩高一剩”行業和“僵尸企業”,穩定支持暫時困難企業。著力解決信貸需求不足與貸款難并存的問題,綜合運用信貸、租賃保險、資產管理等手段,提供綜合、多元、鏈式金融服務。著力補齊“三農”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短板,積極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國民經濟的血脈,在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中具有關鍵性作用。新形勢下,國有銀行應從過去高資本消耗、重資產運行、拼成本運營的粗放型經營模式,向輕資產、低成本的質量效益型經營模式轉變。不斷開辟新的業務增長點,提高國有資本回報率。樹立審慎經營理念,堅決守住風險底線,強化風險管理能力,最大限度降低風險。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加快自身轉型升級,把握發展新機遇,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實現效益最大化。同時,建立健全基層管理體系,發揮好黨建、紀檢、運營和員工網格化管理的作用,實現從管業務為主向全面管人、管思想、管行為轉變。
打造政治金融家隊伍。習近平同志指出,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必須做到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按照這一要求辦好國有銀行,需要著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有信念、講大局、敢擔當、懂黨務、會經營、善管理、重廉潔的政治金融家隊伍。嚴格選人用人標準,按照好干部標準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打造過硬領導班子。選優配強復合型“一把手”,重點考察其政治意識強不強、“四個自信”是否堅定、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是否堅定、是否具備改革擔當和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嚴把思想政治關,引導金融系統的領導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作者為中國農業銀行浙江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28日 07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銀行 金融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