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廣州:完善社區體育設施 鼓勵配置舞獅龍舟設施
完善社區體育設施
到2020年,人均體育用地面積達到0.5平方米,通過新建、改造等多種方式重點完善社區體育設施,逐步形成“城市10分鐘體育圈”和“農村10里體育圈”,遠景人均體育用地面積達到0.75平方米。
7個體育綜合體
規劃7個體育服務綜合體,分別為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園、番禺國際足球中心、增城水上運動城、南沙濱海休閑城、奧園康威廣場、萬達文化旅游城、蘿崗體育城。
運動健身越來越受到市民歡迎,未來廣州的社區公共體育設施將大幅增加,而且功能多樣、滿足不同年齡層次、不同人群的需求。昨日,《廣州市公共體育設施及體育產業功能區布局專項規劃》在市國土規劃委網站上全文公布,其中提出,到2020年,廣州人均體育用地面積達到0.5平方米,新增135處公共體育設施,形成“城市10分鐘體育圈”。
近七成設施為街鎮級
根據規劃,到2020年,市域規劃公共體育設施250處,體育用地面積848.43公頃。其中:省級公共體育設施8處,體育用地面積200.99公頃,均為現狀保留,分別為廣東省體育館(含二沙體育訓練中心)、廣東省人民體育場、廣東國際船艇中心、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廣東省黃村體育訓練中心、廣東激流場、廣東國際劃船中心和廣東省足球運動中心。
市級公共體育設施19處,現狀保留或升級16處,包括越秀山體育場、廣州市工人體育場、廣州珠江游泳場、天河體育中心等;規劃新增3處,分別為廣州市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廣州市超大型專業足球場和增城水上運動訓練基地。
區級公共體育設施49處,現狀保留或升級32處,規劃新增17處。
街道(鎮)級公共體育設施174處,現狀保留或升級59處,規劃新增115處。這樣,街鎮級的公共體育設施占到全市總量的近七成。
鼓勵利用公園綠地
規劃提出,要借鑒國外社區體育中心建設經驗,基于體育設施的“聚落化”特征,集聚配置多種類型體育設施,滿足豐富的體育運動、文化活動等多種使用需求;對象多元,配置適宜不同年齡段人群使用的體育設施;同步配置室內、室外體育設施,并注重結合公園綠地、綠道、文化設施、交通樞紐等多樣化空間配置體育設施。
為改變長期以來社區級體育用地嚴重不足和社區體育設施建設見縫插針的局面,重點超前預控社區級體育用地,大幅提高人均社區級體育用地指標。在具體規劃上,要交通便捷、減少居民使用公共體育設施的出行距離;臨近公共空間,盡量與城市商業、文化娛樂、公園廣場等公共功能結合,形成公共活動中心;規劃還提出,公共體育設施應突出廣州地方特色及優勢體育項目的發展,鼓勵配置游泳、足球、羽毛球、武術、舞獅、龍舟等類型的體育設施。此外,還應滿足各年齡層人群的需求,如兒童運動場地與老人運動場地都應配置。
規劃還鼓勵兼容建設,鼓勵利用公園綠地、廣場用地等非體育用地及閑置廢棄地、臨時用地等空置場所配套建設向大眾開放的公共體育設施,豐富擴大體育活動承載空間。
體育產業將達2000億
規劃中提出,居住用地、公園綠地與廣場用地等是社區級公共體育活動的重要載體,鼓勵根據居民需求設置公共體育設施,但不應建設大中型集中式體育場館;此外,在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內也可設置公共體育設施,但必須滿足向公眾開發的條件;城市道路用地、城市軌道交通用地也可利用橋下閑置空間設置公共體育設施,但必須滿足道路功能及路面和運動場地安全不被干擾的條件。
在體育產業方面,規劃提出,到2020年,廣州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2000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高于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遠景體育產業逐步成為新興支柱產業。
規劃還提出,要打造7個體育服務綜合體。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體育 設施 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