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1+15+50%——中國科技界的“花木蘭”
一輩子投身于動物疫病防控的金梅林,同樣癡迷于自身研究的領域。預防獸醫學,對女性而言并不“時尚”,但在金梅林心中卻有著巨大的魅力。禽流感、豬鏈球菌感染、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動物源性傳染病,令一些養殖戶談疫病色變。在華中農業大學36年,金梅林和她的研究團隊在人獸共患傳染病流行病學、致病機制、新型疫苗、重大動物疫病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
“科研快樂的源泉,在于對未知領域的探尋,對科學之美的發現,對自身興趣的滿足。”金梅林說。
然而,對這些科技征途上的“花木蘭”來說,“科學家”“母親”“妻子”等角色之間取得平衡,并不容易。照顧家庭、生兒育女等難題,使其在科研領域取得成功要付出比男性多得多的艱辛。
專注著、創造著:“說一千道一萬,還得真刀真槍地干”
對屠呦呦來說,科學創新來自對傳統的繼承、堅定的信念和長久的專注。一遍遍地翻閱典籍,屠呦呦終于在一千多年前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得到啟發;為保證病人用藥安全,她帶頭試藥;為取得一手臨床資料,她奔走于海南瘧區,喂患者服藥……
從1955年分配到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60多年來,正是執著、堅定,心無旁騖,使她發現了青蒿素的奧秘,從而讓這顆“中國小草”釋放出令世界驚嘆的力量。
屠呦呦說,如果說當年發現青蒿抗瘧的秘密那就是創新,要想著各種方法試。現在,要使青蒿素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就依然要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如今,在抗瘧之外,屠呦呦團隊正在探索青蒿素類化合物對其他疾病的治療。
對于奮戰在動物疫病防控科研一線的金梅林來說,每個項目攻關都差不多要經過“八年抗戰”,她深知專注的重要。
“我最想對年輕的女科技工作者說,她們面臨的壓力很大,要求越來越高,同時面對家庭和孩子,要脫穎而出須超出常人的努力。但說一千道一萬,還得真刀真槍地干。同時,一定要聚焦,心無旁騖地做事,多年的積累,才會有重大的突破。”金梅林說。
艱苦探索、專注事業、勇于創新,是中國科學家的職業風范,也是這些女科學家成功的注腳。
團結著,進取著:“團隊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青蒿素就是幾十家科研機構、幾百位科學家共同奮斗的歷程。舉國體制在當年困難的條件下,這種團隊精神永遠不會過時。”談及青蒿素的發現,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如是說。
團結協作、團隊精神,同樣是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的成功秘訣。十年磨一劍,數萬科技人員團結一心,突破重大核心技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實現了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的歷史轉折。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告訴記者,這一項目的前三名完成人中有兩名是女性,前10名完成人中女性占一半。 堅定果敢、統領全局的曹淑敏,以柔克剛、追求卓越的王曉云, 勇于開拓、從容應對的黃宇紅,堅韌執著、細致周到的王志勤,系統全面、創新實踐的魏麗紅,她們各擅勝場、團結協作,有力地撐起了“半邊天”。
在其他一些獲獎項目中,團隊中的女性同樣展現了“半邊天”的別樣風采。女性在政治、經濟、教育方面的地位日益提高,在科技領域涌現出的卓越女性日益增多。
與此同時,專家指出,女性在科技領域的潛在貢獻尚未得到充分發揮,高層科技群體中女性占比依然較低,取得與男性同樣業績依然要付出更多努力。統計顯示,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三大獎項目中,完成人共1814人,其中女性269人。
人們期待,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女性人才成長,更多支持女性人才成長的政策出臺,社會環境越來越有利于女性人才成長,更多的女科學家將會在未來脫穎而出,更多科技界的“花木蘭”將出現在科學征途中。(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國家科學技術獎 花木蘭 中國科技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