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公募私募規模19萬億吃霸王餐 投資人賠錢還繳管理費
收取管理費不手軟 基民活該雙重損失?
然而即便大批公募基金并沒能為投資者帶來收益,但卻仍然毫無顧忌的坐享著管理費收入。
據悉,公募基金公司的收費內容主要為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公募基金的合作機構一般都是大型商業銀行(俗稱代銷渠道),通常申購費歸代銷渠道,也就是管理費的30-50%歸代銷渠道,贖回費基本主要歸基金資產。通常情況下,公募基金都有剩余的管理費支付運營成本。
長期以來,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據管理規模收取一定比例管理費。資產管理規模越大,管理費提成越多,這也是公募基金一直熱衷規模排名競賽的內在邏輯,而這一機制也一直被投資者和諸多業內人士所詬病。
去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10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公募基金2016年上半年虧損了2322億元,但根據無論公募基金產品是賺錢還是虧損,基民都要支付運作費用的機制。天相投顧統計顯示,2016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費、托管費、交易費用合計收取了324億元,與去年同比持平,試問這樣的機制合理嗎?
誠然,投資者購買基金之后委托關系就確定成立里,而付給專業機構一定的費用,讓其為投資者管理資金也是合情合理,但核心問題是,投資者讓專業人士管理自己的資金,是要為這些資金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付出費用,多數投資者還是心甘情愿的。但如果最終的管理結果是虧損的話,那投資者干脆自己虧好了,何必要花錢請別人來虧自己的錢呢?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快四十年了,在絕大多數行業都市場化的今天,資產管理行業還實行著這種不合理機制,只能說明中國的改革開放還不夠徹底。
更可悲的是,在這種不合理機制下,不少基金公司為了自己的生存而產生的損害投資者利益,或者輕業績重規模等現象,不僅阻礙了該行業的自身發展,也阻礙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正如業內人士所說的,作為一種低門檻的普惠金融理財產品,在面臨激烈的財富管理市場競爭格局中,公募基金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絕對收益水平上來,而不是一味地強調規模和管理費提成。畢竟,未來的大資管格局下,私募、公募、信托、保險資管、期貨資管等的界限將會更加淡化,誰能贏得投資者,還要靠業績說話。
私募規模超公募 業績優勢不明顯
在私募基金領域,雖然國家的管理制度上不允許其公開銷售基金產品,但也并不妨礙該行業的高速發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已備案的私募基金認繳規模10.24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27.20萬人。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的整體規模首次超越公募基金。但一向標榜按絕對收益收取費用的私募行業在過去一年里的業績也不甚理想。
據統計,2016年私募基金受開年熔斷影響,在1月損失最為嚴重,平均虧損為10.44%,行業內僅9%的私募產品獲得正收益。但全年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約為-3.75%,其中,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為-6.72%,在各策略中排名墊底。
根據媒體去年底報道,尚雅投資、鴻道投資去年多只產品的虧損在17%-30%;武當資產有十幾只產品虧損10%-31%不等。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尚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是第一批由公募基金經理創建的陽光私募公司。董事長石波曾任華夏基金投資副總監,總經理常昊曾任光大保德信基金股票投資總監。
據媒體報道,尚雅投資旗下共有陽光私募基金產品24只,銀行理財產品4只。去年以來,在18只已公布收益的產品中,18只產品的收益均為負。其中,有12只產品的收益為-20%以上,虧損嚴重。
另外,鴻道投資旗下共有陽光私募基金10只,銀行理財產品3只。今年以來,在9只已公布收益的產品中,除了鴻道1號有6.08%的收益之外,其余8只產品的收益均告負,且虧損均在15%以上,鴻道2期虧損最大,為-29.10%。
就連號稱“中國巴菲特”的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近日也被糟糕的業績弄的焦頭爛額。據悉,一篇《但斌私募虧成翔:被指心口不一其價值投資言論遭質疑》的文章引起了財經圈強烈關注。該文指出,但斌旗下有25只正在運行的基金,2016年僅一只飄紅,收益率也僅為1%,其余24只全部虧損,有3只產品虧損在20%+,最嚴重的漢景港灣3號,負收益率達23.40%。
而隨著其在微博中的澄清,媒體也注意到,但斌的產品2016年虧損其實并不算太差,平均虧損幅度在5%左右,部分凈值表現不好的產品虧損主要來自于2015年。不過,考慮到但斌一直看好的“價值投資”股票——貴州茅臺年漲幅達到53%,其管理私募卻出現虧損,這確實落差太大。
事實上,去年很多私募大佬都折戟A股,淡水泉投資趙軍、星石投資江暉、和聚投資李澤剛、展博投資陳鋒、重陽投資裘國根等均未能取得正收益,上述大佬公司的管理規模均在百億以上。
編輯:梁霄
關鍵詞:公募 規模 霸王餐 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