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揭秘莆田假鞋之都深夜鬼市:制造銷售運輸成產業鏈
職業打假人的困惑
最初打假就像是割韭菜
當記者輾轉找到林覺(化名)時,他剛跟著警方搗毀了一個假服裝廠。雖然看起來有些疲憊,卻絲毫不能掩飾他面上的喜色。
林覺是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打假特戰隊的成員,此前是一名警察,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一直在跟假鞋做斗爭。“當我剛開始做這個的時候,我一度覺得打假是件很簡單的事情,拿起鼠標在淘寶上隨便一搜不就可以了,看到是假的就封了店鋪。”但隨著工作的展開,他開始修正自己的觀點,“你知道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上有多少件商品嗎?差不多10億件,你剛封了一個店鋪,可能對方就會注冊10個店鋪,但實際上假貨在線下,如果貨源地得不到根治,假貨是打不完的。”
林覺說,打假的動力有一部分來自親友,“有時候聚會,他們會笑著跟我說你們上面很多假貨。那種感覺很奇怪,我會跟他們說我們不生產假貨,我們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啊。”
大概在2010年前后,阿里平臺開始用線上線下結合的“神秘抽檢”的方法遏制假貨。“最初就是割韭菜,關掉售假者店鋪,后來發現,拔根子才是最有用的,就是找到假貨貨源地,然后打掉。”跟林覺同樣是打假特戰隊員的李默(化名)說,“我們有2000多人的打假隊伍,很多都是干過公安和了解知識產權保護的,此外還有5000多個志愿者也一起在打假,一年投入10多個億。”
李默說,一旦發現有人售假,他們會沿著售假者向上溯源,偽裝多重身份去制假窩點探訪,獲取更多信息,最后聯合品牌權利人和公安執法力量打掉制假窩點。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一些假鞋的制假窩點開始將工序分解到不同作坊生產,打掉一個作坊,其他工序窩點發現后馬上就找其他地方生產。
售假造假的人也在不斷換著法子應對打假。一些屢次被打擊關店的售假者有了“前科”,店鋪注冊不下來,開始花錢購買外地已注冊的店鋪。在一些售假比較嚴重的地方,為了減小被審查的風險,這些人用買來的店鋪登錄時,會用各種作弊手段更改IP地址,造成該店鋪是在外地登陸的假象。
品牌權利人的不配合是讓李默覺得打假艱難的另一個原因,“打個比方說,假如判定一雙鞋子是假貨,那么除了這個鞋子的品牌方,其他人都沒有這個資格去判定。但有的品牌權利人并不愿意進行鑒定,因為他們不想給外界造成他們有假貨的印象。”
編輯:梁霄
關鍵詞:莆田 假鞋 深夜 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