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王維前期積極后期消極是誤判
在文學史中,王維生平思想的分期,被簡單化地用張九齡罷相為界分為前期與后期,進而又有前期樂觀浪漫而作激憤詩邊塞詩、后期熱情全為禪吞噬而作山水詩等說法云云。其實,只要稍稍靜下心來細讀王維作品,就會發現這是不準確的。王維前期就積極入世嗎?王維21歲被貶濟州,直至35歲知遇賢相,十四五年間近乎銷聲匿跡,多賦閑隱居,這顯然不可用“積極”來解釋。王維在張九齡罷相后就消極一蹶不振了嗎?這更是誤判。然而,學界則多有這樣的認定。
開元二十五年(737)夏,張九齡貶荊州。王維寄詩張相云:“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寄荊州張丞相》)詩中確有意欲退隱的消極情緒。這可能就是界定王維在張九齡罷相后一蹶不振的依據吧。但是,詩中有此想法,不等于現實中就真是如此。根據歷史記載,張九齡罷相后,王維曾三次受命出使,這可以作為判定王維在張九齡罷相后沒有一蹶不振的重要史料。
王維的第一次出使,是在張九齡被貶荊州后不久。張九齡夏天被貶,王維是年秋出使西北。關于王維此次出使的時間,學界基本上沒有異議。清人趙殿成《右丞年譜》曰:“開元二十五年丁丑,(王維)為監察御史,在河西節度幕中。”張清華《王維年譜》和陳鐵民《王維年譜》,都認可這個說法。而在王維出使的緣由上,則多認為是由于張九齡罷相,王維政治上受排擠、受牽連,或者為避難。張九齡外放,王維在詩中表現出隱退的意思,這是實情,但也不是非去邊地才是避難也才可避難的。勞軍歷來都是朝廷重臣或者皇帝親信的工作,王維出使西北勞軍,顯然不能誤讀為加害性質的“支出”或“左遷”,反倒可以理解為朝廷的一種信任與重用。王維出使時期的詩寫得意氣風發,氣勢超邁,正是對這種信任的回報。
王維的第二次出使,是在開元二十八年(740),他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知南選。殿中侍御史官階不高,但職權不小,掌殿廷供奉之儀式及京畿糾劾。唐政府的“南選”是件很嚴肅的事情,朝廷派員知南選,也是件很慎重的事情。王維能夠去銓選,是其積極有為的勝出。王維“知南選”,估計行程約為一百天,雖然沒有多少存詩可以細讀,但從其行蹤看,作為“欽差大臣”的詩人,完全沉浸于精神愉悅中,而有《漢江臨眺》可以為證。
王維第三次是出使榆林、新秦兩郡。天寶六年(747),王維遷為庫部員外郎,從門下省轉兵部,主管武庫等事。關于此行,史焉不詳,王維自己也沒有什么詩以紀行,似是一次考察性質的問邊。
王維的三次出使,皆發生在張九齡罷相之后,亦即其人生與思想的“后期”,這說明張九齡罷相后,王維非但沒有一蹶不振,反而一直在政府中樞工作,其官階也穩步上升。王維后期詩也沒有完全逃避現實,王維十八九歲時就有了《老將行》等一批邊塞詩,而其最能夠表現盛唐氣象、也最有思想境界的邊塞詩則寫作于后期。其寫于出使西北時的如《使至塞上》《出塞作》《隴西行》《隴頭吟》等,洋溢著強烈的英雄主義意識和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超強的功名自信心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一掃其早期邊塞詩的哀怨與沉郁。王維寫作于天寶年間的邊塞詩,皆是官居長安而以送別詩為觸發,如《送張判官赴河西》《送平澹然判官》《送劉司直赴安西》《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軍司馬》《送韋評事》以及《送魏郡李太守赴任》《送陸員外》等,“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更是充滿了自豪感與幸福感。晚年的王維半官半隱,忽官忽隱,即便是其丁憂隱居輞川,甚至是陷賊后復出,其詩也不是一味消極。
文學史簡單化地將王維一生界定為前期積極后期消極,是一種誤判。這種以張九齡被罷為界的分法,是缺乏充足根據的。
(作者系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王維 前期積極 后期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