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姚彬:醫生必須報患者以親人般的赤誠
SARS抗擊一線的他:“穩定軍心”的“主心骨”
很多人如今還對十多年前席卷中國大地的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記憶猶新。SARS、非典,是當時最令人害怕的字眼,激起了無數人心里的恐懼和無助。而姚彬則在北京海淀醫院隔離病房經歷了抗擊SARS的全過程。
面對肆虐的病魔,醫生護士們眼看著感染患者一天比一天多,心里都跟著沒了底。護士長周穎告訴記者:“在隔離區,當時我們經常以負責人姚大夫為標桿,看到他在,就覺得有‘主心骨’,覺得一定能扛過去。”姚彬是海淀醫院第一個進入隔離區的醫生,臨危受命的他,擔任了隔離區的臨時負責人,一當就是一個月。
“那會兒的隔離和防護條件比現在差遠了,我們在隔離區不能出去,就準備了移動式馬桶,當時也沒有保潔人員,各種清理工作都得自己來。”他說。惡劣的工作環境、不足的防護條件并沒有讓他退縮,然而,從隔離開始就戰斗在第一線實在太辛苦,大家擔心“連軸轉”會讓姚彬累壞了,一致讓他休息,而他總是說:“我已經上了一線這么長時間了,有了一定的經驗,可以更好地履行我的職責,重新換人又增加了感染源,我再干一段時間吧!”
當時,姚彬很久未跟家里聯系,他把對家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更加忘我地工作。“既然選擇了做一名醫生,就意味著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一個月后,在領導和同事的反復勸說下,他才答應下線休息,休整一個月后又投入到發熱門診繁忙的鑒別工作中去了。
數十年間,姚彬參加了四川汶川地震等多次救援和義診工作。工作之余,他還致力于研究醫患關系,維護醫生的執業安全。
“03年的SARS應該成為中國醫務人員履行天職的一種典范。”回望當年,姚彬告訴記者,“如今患者對醫生的滿意率下降了,不是醫生或患者做得不好,這里面有一些偶發矛盾和社會矛盾。”曾經親密無間的關系為何會產生誤會和傷害?姚彬痛惜不已,他說,“關愛醫生,其實就是關愛患者。醫患關系不好,受損害的是患者。”
編輯:梁霄
關鍵詞:姚彬 醫生 患者 親人 赤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