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委員問診實體經濟:如何提高投資回報率
代表委員問診實體經濟:如何提高投資回報率?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我國經濟脫實向虛的苗頭,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關注,去杠桿等舉措也被頻繁提及。昨日,在工信部與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座談會上,如何提振實體經濟這個問題,再次成了關注的重點。
工信部部長:制造業最大的問題是投資回報率過低
2016年,工信部承辦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661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268件,所有這些承辦的提案建議,全部在規定的時間內辦結,按時辦結率100%。像“中國制造2025”的“1+X規劃”,和我國首個工業互聯網戰略文件等頂層設計,都是在充分吸納代表委員提案建議的基礎上出臺的。
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這些提案建議不少都跟實體經濟有關。由此,他提到了當前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面臨的問題。
苗圩:“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當前,制造業最大的問題還是投資回報率過低,客觀上導致了企業家信心不足,資本避實就虛。建議代表和委員,呼吁全社會各方,更加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p>
如何提高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給政策、給資金、降成本
如何提高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這是一些全國人大代表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一直在思考、調研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滄州市政協副主席何香久認為,對于新能源汽車這樣的新興制造行業,可以用“政策傾斜”的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何香久:“在深圳調研時,我打到了一個新能源的出租車,司機很感動。他說,別人打我的車時都會問:‘你是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我說是新能源車,他們會說“”‘對不起,我再打一輛別的’。這是因為人們對安全的顧慮比較多。所以我認為應該在核心技術上對新能源汽車有所傾斜?!?/p>
除了“給政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副總工程師李衛認為,對于高端制造業核心技術的研發,可以直接“給資金”。他指出,當前一些針對核心技術研發的專項基金存在持續性問題。而這個問題,苗圩也在思考。
苗圩:“往年,中央預算內都安排一定規模的專項資金,但是在2016年就沒有安排。從我們近期了解的情況看,以專項建設基金的方式給予的支持,在2017年也面臨著再度被調整的可能。所以我們建議代表和委員,提議建立財政扶持資金長期保障的機制。尤其是專項建設基金支持制造業的比例、額度和優惠幅度不要再降低。”
代表委員們表示,對于大部分制造業企業來說,最迫切的需求還是“降成本”。除了各界普遍關注的融資成本、稅收成本,全國人大代表、完達山乳業董事長、總經理王景海說,有些制度成本也可以降低。
王景海:“比如說配方注冊的保藏實驗問題,新的注冊這一輪開始了,過去已經在市場上賣了很多年的產品配方,就不該再出現保藏試驗和穩定試驗這些東西了。因為它在消費者消費的歷史過程中已經試驗很多年了,只是這次要重新注冊的問題。搞一次保藏、穩定試驗可能是上百萬的費用,還要等半年到一年,成本非常高?!?/p>
央廣短評:解決中國經濟的“癥結”,在于提高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
資本為什么會脫實向虛?根本原因在于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太低。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利潤率為5.59%,而金融業的平均凈利潤達到30%,房地產業利潤也很豐厚,浙江省民營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周德文曾經感嘆,溫州一家1000多名工人的企業,苦干一年利潤100多萬元,而老板妻子在上海買了10套房子,8年后獲利3000萬元,年利潤近400萬元。
利潤率差異如此之大,導致的結果是:一方面,企業不愿意辛苦地做實業,更愿意做衍生金融產品和房地產;另一方面,銀行也愿意把大量的資金配置到收益率更高的信托、證券、保險和房地產業,對實體投資意愿不強;因此陷入“實體經濟不實,虛擬經濟太虛”的惡性循環,“實體經濟不實”,指實體經濟的產業部門生產率低下;“虛擬經濟太虛”,指的是金融脫離實體經濟,泡沫化成分高。
發展實體經濟一直是決策層的重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一國強盛之本在于實體經濟,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應該壓一壓虛火、擠一擠泡沫,引導資本流向優質實體企業;而對實體經濟來說,打鐵也需自身硬,應該直面困難,加大轉型升級力度,提升供給質量。如此雙管齊下,才能提高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記者呂紅橋 陳蕾)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濟 實體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