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扶貧難在觀念:小伙寧愿家徒四壁也不出去
小娃的母親剛剛病逝,家里欠下一筆重債。我想起媒體披露的一組最近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國7000多萬的貧困農民中,因病致貧的占到了42%。小娃在我懷里笑得開心,他并不知道母親已經離世。
告別普阿臺家,我迸發出了不計其數的問題,一路詢問我們的扶貧干部。扶貧干部不覺為怪,只是一一解答。而交流越多、交流越久,我心里越是沉悶。此次初訪,一個深刻的感受浮出水面:我們的扶貧工作真的不好做。困難來自現實條件的拘囿,更來自村民思想觀念的阻梗。除了語言的隔閡,如何進行“觀念對話”,也許更是中國扶貧的老大難問題。在這些貧困地區,老人恪守嚴格的約俗,很多年富力強的小伙子寧愿家徒四壁,也從沒有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欲望,一席鋪蓋一碗稀飯,便是足夠。生活沒有狂喜和悲憤,日子一天一天過。從扶貧到脫貧,中央政策的精準定位和社會能量的聚力攻堅,卻因“等、靠、要”的惰怠,而很難生長出強勁有力的主體能動性。工欲善事、必先利器,先進、開化的思想觀念就是發展的思維利器。鄉土情結有其難能可貴的文化律動和精神譜系,但農業文明的價值不應等同于愚昧和落后,以及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蒼白形象。在理解、呵護這種自然的、人文的、親和的鄉土文化的同時,如何煥發其積極的、前進的、與時代脈搏共同生長的精神養分,讓鄉村不只是文人心念里的“潔癖凈土”、都市人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更和現代商業文明實現對接,也許是我們的扶貧工作需要繼續深入思考的問題。
如今,精準扶貧的概念已經如火如荼。一家企業20年來扎根鄉土、不離不棄,絕非僅憑情懷做時事。我們闊步平川與世界對話,也從未忘記俯下身來傾聽根系的聲音。樸素的傈僳族村民沒有華麗的感謝言辭,他們只是邀請我們一同歡度他們的“闊時節”。這是傈僳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如同我們的“春節”。節日當晚,熱情友善的當地百姓牽起我們的手,和我們一起在篝火邊載歌載舞?;鸸庥臣t每個人的笑臉,沒有貧窮、沒有饑餓、沒有閉塞的山村和料想不及的未來,只有歡唱、感恩、純粹的祝福與終將實現的愿望。
田居生活是多少詩意人生的烏托邦。對于我們而言,它卻實在到了泥土里,硬硬地生長出一份執著的責任。
離別怒江的早晨,日光明燦。高山峽谷靜默雄偉,端莊地讓人飽覽它們的模樣。四天三夜仿佛與世隔開,時間迅捷,不著痕跡。我的鞋子臟了,衣服沾滿灰塵。我們的扶貧干部擦凈了登山鞋,杯子里灌好了剛燒開的熱水,他又要開始新一天的工作了。揮手作別的時候,我心里浮出一句熟悉的話: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p>
編輯:梁霄
關鍵詞:扶貧 家徒四壁 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