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數據造假愈演愈烈 影視造假還將滑落何處?
令人欣慰的是,2016年11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并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要求“禁止虛報、瞞報票房”,并對情節嚴重程度不同的“偷票房”行為將給予5萬元至50萬元之間處罰。雖然該項法律出臺后也有評論認為,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但“有法可依”的示范效應值得電視產業學習。
如果說影視行業的數據造假由來已久、已成根深蒂固難以清除的行業毒瘤,那么“表演造假”的問題則是伴隨著大IP熱而被新近凸顯的現象。從網上一片唏噓的“某鮮肉(楊洋成為最大嫌疑對象)新劇做倒膜、人皮面具,除了近景全部用替身”,到《孤芳不自賞》播出時讓人真真地見識了這種“除了近景全部用替身”的“驚人”的尷尬效果,“現在的戲竟然還能這么拍?”“表演造假”之夸張、之敷衍也著實讓觀眾開了眼。
這個黑鍋到底該由誰來背?投資方有份、明星有份,電視臺以及視頻網站也同樣有份。大概就是有播出方愿意為所謂的大IP、大明星、小鮮肉們買單,而根本不關心內容和制作水準如何,才會讓投資方如此肆無忌憚,生產一些完全不顧及行業標準和觀眾感受的劣質作品,因為只要打出某些演員的名號(事實上,大多戲份還是由替身完成),就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大不了播出后再去買收視,去給電視臺一個交代。在這樣一個利益的閉環中,每個環節都是得利者,作為終極買單人的觀眾反而成了局外人,只能被動地選擇接受或不接受這些文化垃圾。
表演造假多方共謀
不同于食品、藥品的造假會給受害者帶來直接的身體傷害,影視行業的各種造假又有所不同,看似沒有直接傷害,實則遺患無窮。往小了說,關乎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往大了說,關系到文化強國。對于粗制濫造的IP,不負責任的表演,編劇宋方金近日在接受公眾號“嚴肅八卦”采訪時就尖銳地指出其造成的危害,“最可怕的是對于未成年人審美的扭曲,成年人具有一定的社會知識,有一些閱讀基礎,看了很多的書,還看了一些其他的美劇、日劇、韓劇,有一個防護意識,看到爛片可能會拒絕會不看。但是現在的小學生或者初中生,當他們看到這些IP劇的時候,會認為藝術作品是這樣的。因為他們沒有看過更好的,認為這樣的東西就是好的,就跟當年看郭敬明小說的那些人一樣,沒有分辨的能力。IP劇對于文化造成的傷害,就是灌輸了沒有文化能力,沒有審美能力的人的審美。我們現在這些90后甚至小學生也會看這些作品,會在班里面或者學校里面看了這些IP劇,形成一種流行文化,這個是最可怕的。”
編輯:楊嵐
關鍵詞:數據造假愈演愈烈 數據造假 影視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