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聚焦都市“特困生”:拿什么拯救我們的睡眠
是什么奪走了我們的睡眠?
李馳說,“沒時間睡覺”是最主要的原因。但對于在北京當公務員的28歲女孩楊淼來說,失眠更多是來自于精神上的壓力。
“平時工作突發情況比較多,搞得自己很緊張,睡不好。好不容易盼到休息日,晚上會忍不住熬夜,早上6點鐘又自動醒來了。”楊淼說,好像永遠有什么事在催著自己一樣,不能踏實睡覺。
楊淼的遭遇并非個例,《2017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顯示,六成以上的受訪者會犧牲睡眠時間來完成工作。即便加班完成了工作,他們依然不會選擇睡覺,而是東翻西看,患有嚴重的“晚睡拖延癥”,遲遲不愿意送走這一天。
此外,中國睡眠研究會工作人員認為,除了壓力、焦慮、情緒低落等因素外,電子產品也是偷走中國青年睡眠的幫兇。
調查顯示,93%的受訪者睡前玩手機,一些平時很關注美容閱讀內容的人群,凌晨2點時手機依然保持著非?;钴S的狀態。
“我知道這樣挺無聊的,但晚上就是舍不得放下手機,晚飯后就開始玩手機,追劇、聊微信,不知不覺就到12點?!弊鳛橐幻笆謾C依賴癥”受害者,北京白領陳晶告訴記者,這幾年,自己平均每晚耗費在手機上的時間都接近2個小時。
失眠究竟有多恐怖?
2015年,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針對不同年齡層給出了睡眠指導建議——新生兒每天睡14至17小時,3至5歲兒童睡10至13小時,6至13歲學齡兒童睡9至11小時,14至17歲青少年睡8至10小時,成年人睡7至9小時,65歲以上老人睡7至8小時。
以上述標準來衡量,包括李馳在內的很多人睡眠不達標。
《2017年中國網民失眠地圖》調查顯示,調研參與者中有31.84%的網民表示會有短時間出現白天昏昏沉沉沒精神,晚上卻又精神睡不著。
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玉平看來,這屬于偶發性失眠的表現,而偶發性失眠屬于急性失眠,會導致次日注意力下降、容易激動、疲勞乏力等癥狀,有可能增加交通意外,工傷等情況的發生。
此外,如果急性、偶發性失眠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展成亞急性或慢性失眠進而出現軀體疾病。
“失眠最主要影響白天功能,出現乏力、困倦等,而長期慢性失眠會引起心腦血管合并癥,造成冠心病發病率高、高血壓等等?!北本┐髮W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董霄松對中新網記者解釋說。
拿什么拯救我們的睡眠?
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將每年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目的是要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提醒人們關注睡眠健康及質量。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對14個國家和地區25916名就診的病人進行的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
“睡個好覺”對于很多人來說已不是一件簡單的小事。失眠地圖上的我們又該如何拯救自己的睡眠?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曲姍看來,改善睡眠質量的措施無非簡單兩點——建立良好、科學的作息時間;發現持久的睡眠障礙及時到正規機構就診。
她表示,由于引起失眠的因素也很多,如腫瘤、甲亢、藥物反應、吸食毒品等,所以出現失眠癥狀時,應當及時就醫。患者可以先到神經內科或者睡眠科等確定導致失眠的病因,如器質性病變被排除,就要考慮去精神心理科就診,必要時要進行藥物治療。
不過,相信對于不少缺覺的年輕人來說,拯救睡眠的最好方式或許是從放下手機、早點上床睡覺開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睡眠 失眠 拯救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