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人民是最溫暖的初心
從梁家河到中南海這一路的選擇、堅守,標注的都是為民的底色,折射的都是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和不變初心
帶著思想印記的歲月,總能讓人們駐足回首。近日,央視制作的系列微視頻《初心》,截取習近平在梁家河、正定、寧德等地生活、工作時的片段,為我們講述了黨的總書記一路走來堅守不變的初心。“深入人心,滿滿的正能量”“看了的確很受觸動”,視頻在熱播的同時,打動了不少人的心。
幾分鐘的視頻,能產生如此觸動人心的力量,除了真摯的情感、淳樸的話語,歸根結底,還在于一字一句、一言一策,都閃耀著共產黨人的初心。無論是把獎勵給自己的三輪摩托車換成對村民有用的手扶拖拉機、磨面機、粉碎機,還是擲地有聲地說出“你當官不要想發財,發財不要在這里當官”,這種發自內心、一以貫之的為民情懷,正是初心的真諦。
初心不改,在于始終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習近平的“梁家河情懷”,是黨員干部對人民群眾念茲在茲的情感與牽掛,是對一種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與向往,是共產黨人精神成長的原點。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曾說過,“在辦公室里拍疼了腦袋想不出的辦法,到群眾中走一走,就會找到”;長在群眾中的老縣長獨龍族干部高德榮,長期堅守在條件艱苦的獨龍江畔,“自己的私事再大也是小事,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基層干部劉孝剛將全部精力投入村里發展,身患重病的他“晚上在床上疼得哼哼一夜,第二天又跑到村里去了”……密切聯系群眾,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起點,也是不容偏離的根基。
初心不改,在于始終做到全身心為民服務。為民造福,是共產黨執政的價值指向與奮斗坐標。在正定期間,為減輕農民負擔,習近平和同事一起給中央寫信,為當地減少了2800萬斤的糧食征購任務;為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到正定,他給全國各行各業的一百位知名專家學者寫去一封封熱情洋溢的邀請信。把百姓的獲得感作為決策目標,更體現在近年來的改革發展實踐中。建立世界最大的社保體系,為億萬人民的生活兜底;攻堅脫貧的復雜難題,脫貧人數占世界總數的3/4;努力解決就業問題,連續幾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當下,民生指標逆勢上揚,體現了黨心與民意的同頻共振,彰顯了執政者的為民情懷。
初心不改,在于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維護人民的利益,就要防止與民爭利、遏制貪污腐敗。一段時間,福建寧德機關干部亂占地建房現象嚴重,群眾意見頗大。時任地委書記的習近平決定以清房為突破口來懲治腐敗。清房工作涉及幾千人,面對后來記者“到底動還是不動,心里有沒有掂量”的提問,習近平說,“我們將近三百萬人該得罪,還是這兩三千人該得罪?”“我就是在那兒講一個公道,我們干部不要去傷害人民的利益”。今天,反腐敗斗爭持續推進,“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一以貫之的堅持與篤定,形成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態勢,這是對人民力量的深刻認知,更是對人民利益的有力維護。
初心不改,雖遠不怠。習近平說,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就是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所以每有新的挑戰、新的考驗,“腦海里翻騰的都是陜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信天游的背后,是習近平心中揮散不去的人民情結,而從梁家河到中南海這一路的選擇、堅守,標注的都是為民的底色,折射的都是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和不變初心。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初心 人民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