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建筑工人收入碾壓“白領”:貼瓷磚一年能賺20萬
就在3月15日,人社部召開會議,要求貫徹落實《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此前,就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李守鎮曾發言指出,在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的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則達到5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左右,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如何補齊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的短板呢?
今天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將走進建筑行業認識兩位金藍領,一起去看看他們的故事。
從懵懂無知到管理上億元設備 這個農家子弟有自己的一套絕活
2017年3月13日,在武漢市王家墩中央商務區的武漢中心,438米高的塔頂上,中建三局武漢中心項目大型設備機組長徐彬正領著工友們對重達126噸的ZSL380塔吊進行拆除。加上塔吊本身的高度,徐彬和工友們所處的平臺接近500米高,但他神情自若,一如往常,平靜地指揮著大家有條不紊地施工。站在平臺上俯瞰武漢市區,美景盡收眼底。
武漢中心高達438米,共88層,建設斥資超過了10億元,2009年9月開建,刷新了我國華中地區第一高的新紀錄。
中建三局武漢中心項目經理 鄧偉華:我們所在這個城市的名字賦予了這座大樓,它叫武漢中心,它在整個施工的技術上來講,引領了我們在華中地區今后這樣一批的超過400米的超高層建筑。
拆除最后一座重型塔吊意味著武漢中心的建設進入最后的封頂和收尾階段。而在如此高的地方施工作業憑借得不光是膽量,還需要具有相當豐富的施工經驗,徐彬正是武漢中心這個項目的大型設備機組組長。
此時,他正在指揮另一部小一點的120型號塔吊對腳下的380塔吊進行配重拆除工作,這也是拆除過程的第一步,事關重要。隨著鋼纜的不斷繃緊,十幾噸的配重部件撞擊在380塔吊的尾端,整個塔吊產生了劇烈的晃動。徐彬檢查了一下,下令全速起吊。
中建三局武漢中心項目大型設備機組長 徐彬:我們一定要在這個落溝之前,在司機能看到的位置, 穩好穩鉤,千萬不要擺動,一擺動玻璃就完了,一塊玻璃就是1萬多塊錢。
今年44歲的徐彬,可以說是整個中建三局里大型設備使用和操作的行家里手,他參與建設過的百米級高樓已經數不勝數,經他之手拆裝的高空塔吊也不下百部。開了二十多年的塔吊,徐彬不僅操作技術一流,還擅長設備的維修和安拆。
徐彬徒弟 王旺:有人開塔吊開得快,高的話到處晃不穩,開得穩一點效率又很低,我師傅開得是又快又穩,效率提高了很多。
但今天與以往不同,拆除這臺巨型ZSL380型塔吊的方式是,折疊拆除吊臂的第四五六節后最前端利用自身卷揚機的動力下降至地面,再借助一旁的小型塔吊拆除主體,這其中需要克服風力、天氣等諸多困難因素,并且全部過程要在500米的高空進行。難度系數和風險系數都大大提高。
徐彬:我們塔灌整個呈45度的斜坡,所以說,我們不能把東西放在斜坡上面,只能被迫采取第二個。第二個的辦法就是空中解體,空中解體,也是非常難。再一個,以小塔吊拆大塔吊。加起來是最棘手,最難拆的塔吊。一旦操作不當126噸重的塔吊失去平衡從近500米的高度砸向地面,后果將不堪設想。但是在徐彬冷靜的指揮下,一塊接一塊的配重最終都被平穩地放至了地面。
這個不足5平米的平臺是工友們在500米高空的唯一落腳處,供人行走的是一條不足30公分寬的鐵網棧道,腳下有500米高的離地落差,工友們需要步行30米到達中心區域對吊臂的第四五六節的進行拆除,生命安全就靠身上這根保險繩,因此每到一處都要小心地先把安全鉤固定好。
徐彬:那個繩子呢,那個繩子把它收掉啊。這么高的房子,又是什么平臺都沒有。放眼望去下面都是空的。心里肯定有點犯怵。
隨著工人手中鐵錘的不斷敲擊,吊臂的連接銷被一一去除。
徐彬:要慢一點,最慢速度下。
配合另一部120塔吊,50米長的吊臂從中間開始向下彎折,看似簡單的動作在這個龐然大物身上卻花費了半個小時。
徐彬:做一個定滑輪,做一個支撐點,用我們塔吊自身的動力系統,把它放下去。
徐彬手拿報話機指揮著大家的一舉一動,此時王旺和另一名工友向已經垂直到90度的吊臂爬去,一個失足就會帶來致命的后果。徐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徐彬:還是擔心,肯定擔心,這個安全系數還是,風險系數還是有的。雖然我們做了技術上的處理,但是還是有一點人的風險。因為我們這個房子太高了,地面可能無風,到上面可能到了八級、九級、十級都有,這種天氣不可估量。
每次盯著徒弟們走鋼絲式地懸空作業,徐彬都會想起當年自己第一次爬上塔吊的景象。
徐彬:我第一次上塔吊的時候,塔吊還不高,當時只有二三十米高,慢慢爬,爬的時候兩個腿發抖,兩個腿直抖。
徐彬出身湖北麻城農家,1993年,中建三局在麻城開展扶貧招工,他被應招進入了建筑行業。那年他只有18歲,沒有一技之長,可以說在這之前,他從來還沒想過自己能脫離“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去外面闖天下。
徐彬:我那個時候就是想,我如果要能走出那個小鎮我就滿足了,如果到縣里面找點雜活干一下我就知足了。
經過兩年的培訓徐彬成為了一名專業塔吊司機,目睹了繁華喧鬧的都市生活,徐彬對生活和想法也發生了變化。
徐彬:到武漢以后,進入工地干我就想,這就是我一輩子要奮斗的目標,一定要留在城里面好好的干一番。
雖然來自于農民工群體,文化程度也不高,但徐彬并沒有僅限于干好手里的活兒,在工友們休息的時候,他開始學習機械知識,文化知識為下一步做好準備。
徐彬:我在那看書他們說,你學這個有什么用,你把操作學會了就行了,那個時候我就埋頭學習,他們就覺得這個人是不是有點那個,當時別人還是不理解。
從硬著頭皮第一次爬塔吊,慢慢克服心理障礙,到可以輕松地欣賞窗外風景。隨著城市的長高,徐彬駕駛的塔吊也從幾十米上升到100米、200米甚至300米,在塔吊上,他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而他自己,同樣也在快速成長中。
這些年,雖然一直跟著建設工地四處奔波,看上去和最普通的農民工沒有什么區別,但徐彬不僅拿下了大專學歷,還通過了難度較高的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大型設備的維修、電路、操作、安裝,他都樣樣精通。
2013年,在一次湖北襄陽漢江三橋的建設施工中,北岸的橋梁塔吊突然出現故障,吊鉤上重達2噸的鋼筋懸在200多米的高空無法動彈,徐彬沒到現場就把問題解決了。
徐彬:當時估計有三四千根線,一根線可能控制好多好多個點,當時我就懷疑有三個點的問題,我讓他把三個點一查,剛好在第一個點上他就找到了問題了,把手一摸,線一拉,脫了,就是這個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
那一次的“電話問診”,在中建三局里成了眾口相傳的佳話,徐彬成了名副其實的“設備專家”,這些年,他被調往各地參與中建三局的超級工程建設,無論是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還是國內的第二高樓天津117大廈都留下了徐彬的身影,如今他更是管理著價值上億的建筑機械設備。
中建三局武漢中心項目經理 鄧偉華:我們三局現在每年這個招收的大學畢業生4000個,“985、211”的,但是對于這樣有實際經驗的老同志。可能整個的這個,像他這樣子有經驗的同志,那是相對于這個新增大學畢業生來講的話那是少得很多的。
徐彬先后獲得了“湖北省十大杰出農民工”、“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但即使再多榮譽加身,在妻子眼里,從事高危工作的丈夫每天都能平安回家仍然是全家人唯一的祈愿。
徐彬妻子:看到下面那么高,什么都沒有就是這樣的那怎么不擔心肯定天天擔心的,心里想每次你的安全帶都系好了他就說知道知道。要是中午吃飯的點沒回,我一般打電話都問一下他。
從3月13日開始,經過5天的奮戰,拆除塔吊的工作終于接近了尾聲,工人爬到380塔吊的最頂端解開纜繩,吊臂最前端的第一二三節也被陸續拆下。卷揚機開足了馬力,徐彬的徒弟王旺在地面等待著最后一吊的安全落地。
徐彬:全部拆完,漂亮。
伴隨著zsl380型塔吊的高空拆除工作順利完成,武漢中心距離封頂竣工的日期又近了一步,而徐彬的履歷上也將再次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徐彬:有時在車里往下看,這個房子就是我蓋的,這個時候我覺得心里特別的舒服,雖然我們來的時候都是一片荒涼,但在走的時候,留下的都是繁華。
中建三局總經理 易文權:國家在扶貧攻堅,我們作為國有企業,理應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其中來,為更多的農民工提供舞臺。僅僅在國內有他們的舞臺,有在海外,也同樣有他們的舞臺,我們希望是在國外也是,中國師傅帶當地的工人戰斗。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建筑工人 收入 碾壓“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