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共享單車獵人群規模壯大 從“隔空打獵”到“盲打”
一小時舉報10輛“違停”單車
海淀區某小區樓下,一排自行車放得雜亂無章。參差不齊的車輪胎中,一輛摩拜單車冒出半個橙色的輪子。
遠遠望見這輛車,海燕走上前去,打開共享單車APP,將車上的編碼掃下來。隨后,她將車輛后輪抬起,挪出隊列,橫著放到小區樓前。
后撤幾步,海燕蹲下身來,再次拿出手機,焦距瞄準兩車輪間印著的車輛編號。由于高度太低,她把手機近乎貼地面,呈30度角仰拍。隨著“咔擦”一聲,一輛共享單車違停的照片拍攝完畢。
標明地點并按“小區違停”上傳照片后,海燕將車輛挪回原位。
拍完樓下幾輛單車,她又在小區地下停車場門口發現,一輛共享單車斜放在路邊,擋住了部分馬路。海燕將車輛掃碼解鎖,騎出小區,停在小區門口的人行道上。
“有時遇到違停車輛,會自己出錢把車輛打開,將其騎出違停區。”她說,這是為了維護秩序,也便于他人使用。有時看到地圖上挪出的單車圍著小區停了一圈,特別有成就感。
一個小時內,海燕共舉報了10輛“違停”單車。
她是北京共享單車“獵人”之一。
半年來,還在上大三的海燕,常利用業余時間,從學校附近的小區挨個掃過去,按照獵人群體的技術規范尋找“違停”的共享單車。
有獵人群規模達2000多人
作為北京10名“正式獵人”中的一員,海燕經歷了一系列考核。
獵人組織發起者、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助理莊驥介紹,去年5月,第一批共享單車在博物館附近投放,他非常興奮。“市民隨取隨停,且數量夠的話,可以每100米甚至50米找到一輛車,這是種很棒的城市自治概念。”
此前,他一直試圖解決博物館到地鐵口1.5公里的距離,但效果不佳。共享單車的出現,讓他看到希望,也開始觀察單車使用情況。
莊驥很快發現,在距博物館1公里范圍內的地段,車輛被不少用戶停到小區里。得知除了違停,還存在上私鎖、私藏車輛、偷車等各種違規用車行為,他很憤怒,認為這影響了正常出行。
他開始持續不斷地向平臺舉報。之后,越來越多的獵人涌現,漸漸形成組織。
如今,獵人組織已形成正式獵人群、實習獵人群、地區群三級組織,大群的規模達2000多人。
不過,正式獵人群的規模受到嚴控,目前只有119人。莊驥介紹,正式獵人作為整個獵人群體的核心高級用戶,想要進入需達到很多條件,如信用分達到251分以上(根據某共享單車的積分使用規則,每個用戶默認100分信用分為起始分數)。此外,實習獵人想要轉正,原則上需在7天內,收集7種不同情景下的違停情況。
但如果一個實習獵人在完成任務后第8天就申請轉正,并不代表著能通過。莊驥透露,“很多獵人三四個月不申請轉正,因為他們覺得對很多案例還不了解。”
編輯:梁霄
關鍵詞:共享單車 打獵 獵人群